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

  • 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以古代营造法式为标准,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要求的汉族古建筑施工技艺。清朝末年,建筑巨匠杨振禄是晋南地区“古建”工艺的代表性人物,其子杨寅虎在父亲的传艺下,继续对晋南古典建筑的营造深入学习,并将祖传古建筑木制雕刻和修...[详细]

吉祥王氏烧伤

  • 吉祥王氏烧伤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沃县曲村镇吉祥村的王氏烧伤膏药为祖传统秘方,纯中药制剂,有100余年的历史,创研人系王氏先祖王天豪。王天豪年轻时略懂医术,在治疗夫人腿部烫伤期间,将几个烧伤偏方拼凑到一起,药剂份量稍有增减,无意间研发出了治疗烧伤的秘药。王天豪的孙子王生辰天生残疾,...[详细]

吉县唢呐

  • 吉县唢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县壶口唢呐是以当地民俗活动为载体的民间吹打乐,是晋南地区吹打乐的典型代表。主要流布于吉县及其周边地区,常用于各种庆典礼仪活动。 根据明史记载,明嘉靖年间,朝廷重臣石宝遭贬来到吉县,便开始从事吹打乐表演,经过多年努力,对吉县原有曲牌进行了大量的充实...[详细]

乐乐腔

  • 乐乐腔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乐腔俗称“家戏”、“土戏”、“闹戏”、“乐戏”,是流行于浮山、襄汾、翼城、曲沃和尧都区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因常演喜剧、闹剧而得名。乐乐腔历史悠久,起初由民歌、器乐结合地摊说唱,明朝末年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独立剧种,清末民初发展至鼎盛阶段,后因灾荒等原因日渐衰...[详细]

临汾尧的传说

  • 临汾尧的传说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汾,古称平阳,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帝尧之都,其文化底蕴深厚,十多万年前,“丁村人”就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帝尧便开启了华夏文明之门,尧王访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本地。 尧的传说通过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口口相...[详细]

令伯转身鼓

  • 令伯转身鼓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身鼓是一种民间鼓乐形式,因以转身击鼓作为主要特色而得名,主要流行于襄汾县邓庄镇令伯村,翼城县王庄乡王庄村等地。转身鼓历史悠久,建国前一直专为迎神祭祀活动表演,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成为广大群众欢庆节日的一种娱乐形式。 令伯转身鼓的别致在于将...[详细]

凌云八音会

  • 凌云八音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凌云八音会是一种寺庙音乐,主要流传于古县、安泽、沁源等太岳山区一带,并以古阳凌云为核心地带,据传是由一位叫慧尘的法师带入兴唐寺(属洪洞县,始建于唐),传承至今。凌云八音会最早是僧众超度亡灵的法乐,后逐渐与民间礼俗、节庆活动相融合,成为当地著名的民间吹打...[详细]

李娘娘的传说

  • 李娘娘的传说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孝定李太后是明穆宗朱载垕之贵妃,明神宗朱翊钧之生母,《明史》中记载她出生于北京漷县,但山西翼城县民众却认为孝定李太后生于翼城兴贤坊(今西关宣庄),后徙漷县(今北京通县)。当地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李娘娘的传说、故事与婚嫁习俗,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李娘娘信...[详细]

楼村中医世家胃灵散制作技艺

  • 楼村中医世家胃灵散制作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胃灵散是洪洞县刘家垣镇楼村史家的祖传秘方,主要治疗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虚寒老胃病。胃灵散由党参、苍术、陈皮、川朴、猪苓、白茯令、官桂、草菓、甘草等二十多种名贵中药材组成,是中医治疗脾胃失调、肝胃失调等症的独家秘方。...[详细]

南上官狮舞

  • 南上官狮舞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上官的狮子表演属于北派狮舞中的“武狮”,是清代中晚期流传于山西省侯马市凤城乡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侯马市志》载,康熙五十年(1712)南上官创办义学时,曾有本村王于镐等人请过狮子舞来庆贺。据老辈艺人回忆,旧时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人们便舞起威武的雄狮...[详细]

娘娘庙会

  • 娘娘庙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沃县封王堡古赵庄娘娘庙会是神诞日祭祀活动的产物,基本形式有传统拜祭、民俗表演、烧香许愿、还愿等。古赵庄位于曲沃县城西北20公里处,现与封王堡合并为一村。相传此地为春秋时赵文子(即赵武、赵孟、赵氏孤儿)的食邑,又传因程婴在此藏匿赵氏遗孤而得名。后土圣母庙...[详细]

平阳古陶烧制技艺

  • 平阳古陶烧制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陶烧制技艺,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结晶。起先,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先民们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制造一些生活用品,如碗、盆、锅、桶等等陶制品,从而代替了笨重的石器,方便和巩固了人民的定居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详细]

平阳麻笺制作技艺

  • 平阳麻笺制作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批省级扩展项目,第四批国家级扩展项目。 麻笺即麻纸。平阳麻笺历史悠久,据《晋南史料》记载:山西造纸始于东汉永初(公元107-114年)年间,在公元121年(蔡伦卒年)前,蒲州地区的造纸业已具相当规模,产品即为麻纸。平阳麻笺以山西襄汾邓庄...[详细]

平阳印染布艺

  • 平阳印染布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染来源于古老的捺印技艺,唐、宋时期称“药斑布”,明、清时期称“浇花布”。平阳印染布艺是流行于临汾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印染工艺,清末民初已盛行于晋南地区,由于印染艺人流动性较大,因此其工艺遍布晋南、晋东南个乡村,影响面较广。 平阳印染布艺最早采用...[详细]

蒲县朝山会

  • 蒲县朝山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域东岳庙坐落在城东南柏山顶端,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行宫。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之日,当地要举行各种朝山祭祀活动,周边县、市亦有参与,其中,最著名者称“四醮朝山”。 “四醮朝山”起于何时,尚不可考,但...[详细]

蒲县麦草画

  • 麦草画又叫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和剪纸、布贴一样属于剪贴艺术。相传,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藏匿于麦地之中,麦草随即化为树林保护刘秀。后来当地人视麦草为祈福迎祥之物,特制麦草画,供奉神灵。 蒲县麦草画采用纯天然麦秸杆为原料,整个制作过程有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熏、蒸、烫、漂、拼料、...[详细]

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

  • 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在民间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纳底布鞋是专为官员们制作的朝靴,发展到清代,纳底布鞋制作工艺逐渐成熟,产生了家喻户晓的“千层底”布鞋。民国时期,匠人们将此技艺做成其它款式,成为适合老百姓穿着的千层底布鞋。  ...[详细]

庆唐神鼓

  • 庆唐神鼓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庆唐神鼓也称“浮山架子鼓”,主要流行于浮山一带。据《浮山县志》记载:“天圣宫在县南三十五里羊角山之麓,唐武德二年建祠(庆唐观),天圣五年,诏改观为天圣宫……”,庆唐神鼓正是在天圣宫道乐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浮山架子鼓是一种大型的鼓乐表演。在乐器使用上...[详细]

青铜铸造技艺

  • 青铜铸造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都青铜铸造技艺是指流传在古晋国都城(山西曲沃)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金属制作工艺。 晋都青铜铸造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塑型。根据参照物或设计作品要求,先用黄泥进行雕塑,精雕细刻后制成玻璃钢模具,进而再制成硅胶模型,接着向硅胶范内注蜡,然后对蜡型进...[详细]

曲沃花葫芦

  • 曲沃花葫芦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工艺在我国渊源流长,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曲沃县北曲镇下坞村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是种植葫芦的天然场所,以郑月巴先生为代表的郑氏后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利环境和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种植、加工葫芦,使这一距今已有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