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故事

  • 杨万里故事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万里(1124—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机四伏的南宋中期,中进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洁、爱国爱民,一直坚持抗击侵占北方领土的金国,时刻不忘洗雪国耻,积极为抗金事业出...[详细]

永丰陶塘吊丝灯技艺

  • 永丰陶塘吊丝灯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唐吊丝灯是活跃在永丰县陶唐乡民间灯彩的一种。所谓吊丝灯,是指灯内各种故事人偶造型,用少女头发丝悬吊在灯内支架上并能灵动旋转而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唐吊丝灯逐渐从静观灯向耍灯功能转移。在灯彩活动中,每每和龙灯、狮灯、彩船灯同台表演、同...[详细]

永丰傩舞

  • 永丰傩舞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丰傩舞流传于永丰县陶唐乡邱坊村,当地人又称“麻婆送子”“接钟馗”“麻婆舞”。其独特而古老的跳跃式弓步、双脚跳、三步跳等傩舞动作,把“钟馗驱魔”“麻婆送子”等神话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种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形式简练夸张、民俗内涵丰富的传统祭祀舞蹈。  ...[详细]

永丰玉扣纸制作技艺

  • 永丰玉扣纸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扣纸亦称“毛边纸”,制作历史悠久。据《永丰县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中村乡梅子坪人巫山兴、巫山发兄弟从福建学会玉扣纸制作技艺后,回乡开办造纸厂,乡民竟相效仿,该技艺始在永丰流传。清末和解放初期是玉扣纸生产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详细]

永丰畲族刺绣

  • 永丰畲族刺绣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冈畲乡刺绣是活跃在永丰县龙冈畲族乡一带的民间工艺。 畲族男女服饰喜欢在领口、袖口、襟边、围裙刺绣各种花鸟虫鱼和几何纹样,形成一种美丽的图案花纹,用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由此,也和苗、侗、壮、瑶等少数民族一样的刺绣工艺,也在本民族兴起。 ...[详细]

永新盾牌舞

  • 永新盾牌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盾牌舞是流传在江西永新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它集武术、杂技、舞蹈与音乐为一体,动作粗犷、雄健、彪悍,队形变化多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 据永新县志记载“在明朝以前,盾牌是境内流行的一种武术器械,供习武防身所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详细]

永新和子四珍的制作技艺

  • 永新和子四珍的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新“和子四珍”,即永新乡村民间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四种特色风味小吃食品——酱姜、酱萝卜、橙皮(永新当地俗称“陈子皮”)、蜜茄。其加工制作技艺约产生于东汉前期,至今已2000余年。 四种永新民间特色美味之所以冠以“和子”之名...[详细]

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

  • 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斗笠是用竹子、箬叶、油纸等编扎制作而成,用来遮风挡雨的生产、生活用具。据《永新县志》记载,永新南乡斗笠生产始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历史悠久,做工精细,成本低廉,轻便耐用,是久居山乡、勤劳勇敢而又极富创造力的永新南乡一代代斗笠制作工匠们...[详细]

永新牛田草席制作技艺

  • 永新牛田草席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田草席制作技艺流传于永新县曲白乡牛田村。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土质肥沃,该村百源山流下的水和特殊土质滋生的丰富的野席草,是编织草席的天然原材料。 牛田草席的制作始于明朝中期,历史悠久。传说清乾隆年间纪晓岚来到牛田,验证牛田草席的特色...[详细]

永新三角班

  • 永新三角班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间舞蹈、民歌、山歌、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湘剧、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等剧种的表演风格,衍变而成的地方小剧种,主要流行于永新、莲花、宁冈、安福等县。 清初,永新民间有一种灯彩舞蹈,叫“采莲船”,在正月闹元宵中,...[详细]

永新石灰脑传说

  • 永新石灰脑传说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沆(994-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村人。北宋政治家。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第二名,成为吉安历史上第一个榜眼。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 刘沆为人刚正,为官清廉,为...[详细]

永新小鼓

  • 永新小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新小鼓原名“唱号音”。小鼓演唱时间和地点自由,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街头巷尾、厅堂广场皆可见小鼓说唱,民众喜闻乐见。它的唱腔脱胎于渔鼓,句式和板腔结构同渔鼓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发展变化。曲调跳跃起伏,跌宕多姿,能叙事也能抒情。其曲调称为小鼓调,属于板腔体结...[详细]

永新子和调

  • 永新子和调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新子和调起源于“永新山歌”。永新山歌是广大乡民即兴表达的一种口头文艺。它源于生活最底层;乡民们在野外劳作时,在村巷歇息时,都会即兴编唱出抒发内心情感,心愿的歌谣。他们都是随口哼唱。只要觉得好听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广为流传开来。这其中有轻松、诙谐的山歌对...[详细]

安福龙灯舞

  •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安福民间自古至今都有耍花灯,闹元宵的习俗。明启二年(1662)周廷鹗在《龙灯记》中记载了枫田蜜湖元宵龙灯的盛况:“到本月(正月)十三晚,照依古例,扮演龙灯,先往古庙恭迎神庥,以兆丰年。其制则斩木为架,剖竹为轮,衣之以缯帛,文之以綵笺,首尾昂然,腰腹宛尔,燃以蜡炬,而运...[详细]

安福中秋烧塔

  • 安福中秋烧塔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福县,古庐陵郡辖区,是“吉安中秋烧塔”习俗保存最好的地区。境内南部陈山河流域的六个乡镇尤为盛行,而以金田乡柘溪村最为典型。据说该习俗源于柘溪先祖在外做官而带回家乡。它由佛教造浮屠(佛塔)仪式衍变而来,成为安福祈求风调雨顺、日子兴旺、欢庆中秋佳节的重...[详细]

端午龙舟竞渡

  • 端午龙舟竞渡为吉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龙舟竞渡是万安县韶口、百嘉两地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万安县沿江各地都有龙舟竞渡的习俗。据万安县现存最早的县志——清朝同治十二年修订的万安县志《方舆志》篇中记载:“相传虞舜南巡奏韶乐于此,有鸟千群环集,乐言与鸟鸣谐畅,众山俱响,遂名韶水曰韶...[详细]

赣江十八滩船夫号

  • 赣江十八滩船夫号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吉安市南部,属非纯客家县。该县南与赣县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是中原通往闽粤的驿道要津。 赣江始于赣州城,至万安县域有十八险滩著名于世。据清朝同治年间修订的万安县志《方舆志·川》篇中记载:“章贡二水北流赣县东北始合,故谓...[详细]

万安采茶戏

  • 万安采茶戏为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安采茶戏的主要渊源是19世纪来自赣南“灯戏”,是由万安的民间艺人跟“灯戏班”师傅学唱或外出拜师学艺后收徒授艺、组班演出而形成的一种地方剧种。由于万安客家文化与赣南同源流,所以万安采茶戏也沿袭一些以客家风味为主体的赣南采茶风格,但其在过门、表演、唱调、...[详细]

万安儿郎灯会

  • 万安儿郎灯会为万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安儿郎灯会”俗称“装儿郎”,是江西省万安县一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该活动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至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清同治《万安县志·风俗》曾记载,“元宵……百嘉、窑头两市,自十三日起,有所谓‘装船’,穿袍靴、戴神头面- ,各庙划船三次,极热闹。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