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酱大饼

  • 虾酱又名虾糕。虾酱的形状略似甜酱,分一、二、三等。色红黄鲜明,质细味纯香,盐足,含水分少,具有虾类的特有鲜味,它是以各种小鲜虾加盐发酵后,经磨细制成的一种粘稠状酱。我国沿海凡产小虾地区均能生产。以河北沧州黄骅、海兴加工的虾酱质量较高,一般作调味用。 虾酱大饼是把虾酱、鸡蛋炒熟、伴以香葱,吃...[详细]

献县“南口大鼓”

  • 献县“南口大鼓”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献县“南口大鼓”分布在献县张弇村,属献县郭庄镇。“南口大鼓”与“西河大鼓”不同的是顶板唱,西河是顺板唱。三弦伴奏,揉、弦、颤音多,情节分明、情绪突出,适合唱悲腔。唱腔分快板、慢板、快二六板、慢二六板。 “南口大鼓”原称“何来风怯大鼓”。是清...[详细]

线装书工艺

  • 线装书工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线装书工艺是一种传统手工装裱技艺,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不断演进的标志和形式。 我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详细]

西路梆子

  • 西路梆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路梆子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兼容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形成了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唱腔高亢、激昂、...[详细]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是深奥文雅的古典音乐,一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的两者,却不可思议地连在了一起。不信?等你听过任丘梁召乡辛安庄的音乐会之后,就不会再怀疑了。 奇妙的辛安庄音乐会 辛安庄音乐会是由管子、笙、曲笛、云锣、大镲、小镲...[详细]

兴济白草辫

  • “兴济白”草辫主产于沧州兴济镇,系以当地产小麦莛为原料,手工编织的辫形工艺品。柔韧适中,不折不断,结实耐用,被誉为“兴济鹅白,不染自美”。为加工草帽、礼帽、童帽、旅游帽、果篮、花篮、菜篮、首饰盒、沙发垫、门垫、壁挂等日用品与工艺美术品的最佳半成品原料。产地从17世纪即开始生产,至19世纪初出口。...[详细]

驯鼠

  • 驯鼠为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驯鼠,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都有驯鼠表演分布。现在驯鼠表已很难见到。很少有人从事驯鼠表演,不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驯鼠,并不是很普及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项目。驯鼠,过去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详细]

杨氏风船制作技艺

  • 杨氏风船制作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骅市南排河镇是河北省著名的渔业乡镇,植根渤海湾畔数百年,渔盐雄利天下,其水产品鲜美闻名于世。镇辖渔民以海洋捕捞为主,辅以制盐、海水养殖、水貂饲养,经济产值颇佳。几百年的海洋生活,使渔船在本地成为主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风船的手工制作技艺曾是风光数...[详细]

杨氏青萍剑

  • 杨氏青萍剑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萍剑是我国四大剑法之一,在武林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河北沧州一带流传较广。青萍,又名浮萍,常漂浮于水平面之上,寄身流波,随风摩倾,来去飘忽,任其自然,点点青翠溶于起伏荡漾之中。雍容坦荡,悠然陶然,给人以洒脱无羁,轻松明快的感觉。古人喜剑,往往视剑为重器,...[详细]

燕青拳

  • 燕青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燕青拳,中国拳术之一,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功架端正,发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独具风格:眼神集中一点,兼顾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气力。腿法要求劲足力满,干净利落。各种拳套大多由各种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跃等50多...[详细]

盐山武术扇

  • 盐山武术扇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山武术扇是武术与舞蹈完美结合的民间舞蹈形式。1919年发源于盐山县盐山镇刘红庙村,后逐步趋于成熟。 武术扇舞由男女各半组成,多时12人,少时2人。男演员古代武士打扮,持鞭或单刀等武术器械,舞蹈动作有箭步、弓步、跺子步、旋风脚等,洒脱大方,舒展朴...[详细]

盐山竹板书

  • 盐山竹板书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山竹板书俗称“呱嗒板子”,是河北省盐山县极具地域特色的说唱形式,盐山竹板书演出自由灵活,随景编制,与观众互动,在河北、山东一带很受欢迎。是流行于河北、山东两省的一种民间曲艺曲种,被《中国戏曲大辞典》收录。盐山竹板书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形式而被《中国戏曲大...[详细]

运河船工号子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队近日在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沧州市沧县捷地乡,发现了7名大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并对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整理。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发现并记录大运河船工号子。 据参与普查的河北省沧县文化馆馆长王建国介绍,沧县捷地乡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北通天津,南接山东,为运河上...[详细]

杂技口艺

  • 杂技口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桥杂技名扬天下,这是人们对吴桥的杂技艺术成就的共同认知。吴桥杂技口艺主要分为口儿、春典和锣歌儿三部分内容。 可在吴桥杂技的行当内,还有一句话讲“三分艺,七分口儿”,这“口儿”讲的就是“卖口儿”。“口儿”就是艺人在表演技艺的同时,所说的配场的话语。...[详细]

杂技落活

  • “落活”又叫“古彩戏法”“大搬运”“卸活”。落活的表演很是精彩,“落活”戏法演员身穿大褂,手持方布“挖单”,大摇大摆,憨态可掬。变出来大瓷瓶里插有三支戟,俗称“平生三级”、变出来圆盘内有七个玻璃杯,叫“七星子”、变出来九个盛满水果的盘子叫“三件子”、变出来一垛盛有水和鱼的鱼缸叫“垛葫芦”、变出来...[详细]

杂技仙人摘豆

  • 杂技仙人摘豆为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仙人摘豆”在国际魔术界有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戏法的典型节目。道具是几个橡皮球或木珠(最早表演这种戏法是用豆子,后来演化为木珠或橡皮球,所以称这样的道具为“豆”),再加上几只瓷碗。表演时,用碗盖住一个“豆”,随手拿来另一个“豆”,朝碗的方向一扔,碗...[详细]

鄚州庙会

  • 鄚州庙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鄚州位于任丘市北15公里处,西临“华北明珠”白洋淀。 鄚州庙会,史书很少记载,据《任丘县志》及民间传说,扁鹊祠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大庙大规模重建,钦命每年四月为鄚州庙会,会期一个月,并敕命全国各地较大商号,咸来鄚州赶庙,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详细]

朱记扣碗制作技艺

  • 朱记扣碗制作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山县地处华北滨海平原,位于沧州南部,西靠孟村、南皮、东与海兴、黄骅接壤,南临山东、庆云、无棣。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人口50余万人。近几年来,工农商贸业迅猛发展,是一个商贸集散地,大江南北往来客商较多,餐饮服务业已成为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