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山西省> 临汾市> 翼城特产

翼城秧歌为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秧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翼城秧歌也称干板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社火小调,后经历地摊子表演唱,又移植了梆子戏中的一些袍带戏,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翼城秧歌戏较为盛兴,当时全县30多个村庄有秧歌戏班,大部分戏班在50人以上,较出名的秧歌戏班分布于故城、冶中、岳庄、冷泉、南常岭(斜口庙)段庄、木坪、孝义、杨石家、霍家涧等村。
  翼城秧歌属于“三小戏”,配乐只用打击乐(鼓板、马锣、小锣、梆子等)和唢呐,无弦乐。唱腔近似于民歌,词律上以七字、十字句居多。曲调分两类,一类是平板、流水、高腔等四句体结构板式,属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主要表达欢快、高昂、柔美、热情等情感;另一类是哭板、慢板、介板等板式,为一板三眼或自由节拍,用来表达悲愤、苦愁、哀怨等情感。脚色行当齐全,所演剧目大多属袍带戏,也有部分靠甲戏,流传下来的本戏有《 梅》、《花云寺》、《花玉带》、《彩球记》、《钗环记》、《巧姻缘》、《青峰山》;回戏有《三对面》、《下书》、《送头》、《观灯》、《秦雪梅吊教》、《骂官》、《卖水》、《击掌》、《走旱船》、《小姑贤》、《双锁柜》等二十个,大多反映民间家庭生活。代表性剧目有《巧姻缘》、《渡林英》、《杨八姐宿店》,著名的秧歌艺人有故城王泽元(小旦)、南常岭闫恩照(须生)、李茂生(丑角)、冶中李立福(老生)、李九河(彩旦)、孝义张长福(花脸)、马适元(须生)、霍家涧霍士荣、霍士伟等。
  翼城秧歌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唱腔、道白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比较重要的艺术文化研究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