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上海> 闵行区民俗文化

华漕小锣鼓为

华漕小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华漕小锣鼓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漕小锣鼓主要流行于闵行区华漕镇范家桥、连家桥及七宝镇、诸翟镇的相邻地区。当年崇明、嘉定、宝山区部分地区曾有零星流传。
  小锣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打击乐,本地俗称十番锣鼓、细锣鼓、次扑汤等,其演奏特征为“轻打细敲”。
  在华漕、七宝、诸翟镇地区,十番锣鼓的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旧时多在迎神、庙会、喜庆、丧事等场合出现,音乐风格往往红火热闹,感染力强。至清初,本地传人中有人欲反其道而行之,追求更为细腻、精致的演奏效果,改“以闹取胜”为“轻打细敲”,尤其是有些道士身份的乐手,在变型初期作了较为重要的尝试。
  清道光年间,七宝地区道士徐裕孚、张耐夫选取道教音乐《小行香》的音乐元素,自编小锣鼓曲目《松竹梅》。进而在以大锣为松、小锣为竹、锣钹为梅的基础上,加入“雨、雪、风”三声,即以梆板为雨、小钹为雪、大鼓为风,使乐曲由原来的12段扩至24段,使用6件领奏乐器,大大丰富了此曲内容。通过层次丰富、节奏灵动的轻打细敲以及乐手的高超技巧将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充分实现,演奏效果也更为细腻、饱满。
  《松竹梅》之类小锣鼓曲目虽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但是由于此曲对于演奏配合和乐手技艺均有特殊要求,非职业艺人很难上手,因而只能在少数人群中流传。
  19世纪末,华漕地区范家桥等村有不少小锣鼓爱好者。村民俞虎堂的父亲曾做过道士,极喜欢锣鼓乐,于是聚集本村子弟,每当农闲时便聚在豆棚瓜架下,或在客堂暖室之中,敲锣击鼓,自娱自乐。邻村年轻人纷纷赶来加入,形成了一支20多人的小锣鼓演奏队。因仅为自娱,也不取“堂名”,人称“范家桥小锣鼓”。范家桥俞氏锣鼓队采用口传心记锣鼓经的方法,前后相传达四代,逾150年,至1950年代方才停止活动。
  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社会环境变迁,小锣鼓渐渐沉寂。1986年,当地文化部门开展民间文艺集成工作时,在范家桥发现小锣鼓曲目,并组织恢复演奏。1987年3月12日,七宝镇文化站进行小锣鼓演奏采风活动,当场作了录音。同时期,诸翟乡文化站也组织了小锣鼓队,排演了《鸳鸯斗》、《鸳鸯斗-总脱》等曲目。华漕、七宝、诸翟乡的小锣鼓队为当时开展的民间器乐曲集成工作保留下了一批小锣鼓曲目。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展开,2006年华漕镇文化中心站动员曾参加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县文化馆退休职工金全余,组织起一批传人,恢复了《松竹梅》、《鸳鸯斗》等小锣鼓曲目的演奏。2007年4月,小锣鼓被列入闵行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单位正着力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从而使此项遗产重新焕发持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