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鼓

  • 该作品由一面铜制的鼓和基座构成,鼓高15.48厘米(含基座),象征着铜鼓县1548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鼓内心的周长19.13厘米,象征着铜鼓在公元1913年建县;鼓宽宽度为14厘米,象征着14万勤劳纯朴的铜鼓人民。“铜鼓”正中为“福”字,表达了铜鼓县是伟人毛泽东遇难呈祥的福地的意义,展示了“中国...[详细]

猪婆片

  • 高安民间独具特色的肉煮挂面。先将挂面用文火烤成黄色,断为寸许,起锅;再以旺火速炒肉丁、冬笋丁,酌加豆豉汁,接着加水煮面,撒入姜泥,起锅前放少许辣椒与蒜苗。盛起趁热而食,香辣鲜美,软口暖胃,为冬春待客美食。 ...[详细]

百丈山的传说

  • 百丈山的传说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丈寺座落于奉新县百丈山大雄峰下,是中国佛教界颇具影响的“禅林清规”发祥地,为中国佛教十大古寺庙之一。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怀海大师来到大雄山当主持。随着一代禅宗大师的到来,一时百丈山“庵庐环绕”,供施相积,徒众愈多。众多高僧,包括后来...[详细]

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

  • 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冻米糖是丰城久负盛名的传统地方名优特产品,相传已有四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被乾隆钦名为“江南小切”,。丰城冻米糖其外观平整,精白晶亮,吃起来松脆爽口,落口消融,无渣无屑,回味无穷,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这...[详细]

丰城挂联剪纸

  • 丰城挂联剪纸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挂联剪纸(第三批省级) 江西省丰城市的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的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详细]

丰城洪州窑碗泥岭制陶技艺

  • 丰城洪州窑碗泥岭制陶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洪州窑碗泥岭制陶技艺(第四批省级) 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古法制陶”技艺是一种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碗泥岭陂下村手工制作的日用陶器,品种繁多、质地坚硬、器形优美、古朴醇厚,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制陶工艺的现实翻版和...[详细]

丰城灰鹅

  • 丰城灰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鹅种。主产于江西省丰城市和南昌县,中心产区在赣江、清丰山溪的两岸和赣抚平原的大片水网地带,广泛分布于樟树、黎川、进贤、新建、安义、高安等市、县。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头部半椭圆形,前额有一较大的半圆形肉瘤,公鹅肉瘤高大而向前突,黑色...[详细]

丰城剑的传说

  • 丰城剑的传说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吴亡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朝野议论纷纷,说这是吴国灭亡前留下的一股王气。此气不除,势必与刚刚夺得的江山相克,危及晋朝政权。 刚刚即位的晋惠帝甚为惶恐,忙召见大臣张华排查。张华找不出原因,于是,找到好友雷焕...[详细]

丰城麻鸭

  • 丰城麻鸭 江西省丰城市全境 麻雀羽鸭在中国习称“麻鸭”。麻雀羽鸭为家鸭的主要品种,而白、黑两种羽色皆为其变种。中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品种繁多的一种家鸭。母鸭羽毛都呈麻褐色而带黑斑纹,故名。(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丰城梅烛

  • 丰城梅烛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梅烛(第二批省级) 梅烛取意于“梅占百花之魁,春为一岁之首”、“烛乃光之源”等说法,且有李白《春夜宴桃李序》中“古人秉烛夜游”的诗情画意。丰城梅烛,流传于锦江两岸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界之处,其中以丰城市城隍镇清溪村的梅烛最具地方特色,...[详细]

丰城木雕

  • 丰城木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木雕(第一批省级) 丰城民间木雕是江西省内的一个完整的派别,主要工艺技巧有平面浮雕刻(包括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圆雕、混合雕等。其中混合雕是用有机玻璃与樟木或竹器等共同构成作品,这是其他民间木雕难以做到的。丰城民间木雕题材主要是传统文化,如《...[详细]

丰城社火

  • 丰城社火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社火(第四批省级) 1、基本情况。“丰城社火”始于唐代。以古时礼制春、秋社日为祭礼日,“立春后五戌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不同于“鹅湖山下稻梁肥”一诗的写照,社火日多在八九十月间。此间农事清闲,村村轮换过社火,喝社火酒,并举办各种大型传统灯...[详细]

丰城许真君传说

  • 丰城许真君传说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许真君传说(第三批省级) 许逊是我国历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人物,他为官清正,誉为“许旗阳”,辞官为民治水造福人间,民间奉为“普天福主”、“许仙真君”。在长达30多年治水活动中,丰城是他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因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详细]

丰城岳家狮

  • 丰城岳家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岳家狮是丰城百姓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创造的一种将武术、舞蹈糅为一体,用拳术展示书法、舞艺体现剧情的群体性艺术表演。 据传,岳飞被害后,岳家军兵勇流落到江西丰城等地。他们将岳飞所创的岳家拳(丰城武师称作“岳家手”)继承下来,以弘扬岳飞的民族精神...[详细]

奉新酿饭坨制作技艺

  • 奉新酿饭坨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奉新酿饭坨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酿饭坨又称糯饭坨,是奉新一种独特的地方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起初流传于奉新山区各客家居住地域,后来通过传衍扩展,成为奉新县各地域均流传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 奉新酿饭坨制作技艺是有着百年传承的传统技艺。...[详细]

奉新山歌

  • 奉新山歌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奉新山歌(第三批省级) 奉新县位于赣西北,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建县,属海昏县,是江西省最早设立县治管理的十八县之一,公元185年(汉灵帝中平二年)改名新吴,公元943年(南唐保太元年)为表示“弃旧迎新”之意改名奉新。县域面积1642平方公里...[详细]

奉新土纸制作技艺

  • 奉新土纸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奉新土纸制作技艺(第二批省级) 奉新县地属赣西北,自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开始建县,已有2161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县。自汉晋时期由于当时中原战乱频频,不少北人南迁至奉新,也把当时的农业生产技艺带到了...[详细]

赣西山羊

  • 种质原产地】 江西萍乡市万载县长平乡 【主产区与分布】 福田,上栗,老关,桐木,高成,高村,湖南省的浏阳,醴陵。 【形成历史】 1964年形成品种。 【种质资源优缺点】 适应性强,擅爬上,采食力强,繁殖力高。 体型偏小,增重较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高安采茶戏

  • 高安采茶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安采茶戏是在明清时期的高安民间歌舞、灯彩、傩歌傩舞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瑞河两岸的瑞河戏、锣鼓戏和丝弦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以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相济,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饮誉江西戏坛,成为江西艺...[详细]

高安道情

  • 高安道情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它源于民间艺乞。据老艺人相传,初为瞽者走街串村说唱谋生的渔鼓。清末时期,民间艺人渐弃渔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鱼伴唱,并由行唱变为坐唱,称之为“坐堂戏”,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高安道情说唱时多为一人,仅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