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十番

  • 新昌十番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番是流传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传统音乐,原属宫庭音乐,至今已传承了近200年。新昌十番又名“圣莞十番”,“圣莞”二字源于《论语》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一语,旨在教育十番弟子要“学圣贤、享欢乐”。 黄坛是新昌县东部山区的一个古村落,...[详细]

新昌真君殿庙会

  • 新昌真君殿庙会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君殿庙会,是因真君殿(又名石真人庙)的建立而形成。真君殿建于宋末,位于沃洲山之阳,前临沃洲湖,为纪念抗金名将宗泽而建,殿内塑有抗金名将宗泽像。庙分大殿、中殿、夫人殿、观音殿、千佛殿、财神殿等,共有殿堂五十余间;另设山门、戏台、仪门、小山门、念佛堂、...[详细]

西施传说

  • 西施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详细]

雪球鱼汤

  • 工艺:熬煮汆炖烩焖法 雪球鱼汤的制作材料: 鳗鱼肉500克,干淀粉130克,葱16克,嫩姜10克,肉清汤130克,料酒50克,酱油60克,白糖5克,精盐15克,醋60克,熟猪油30克,味精、胡椒粉少许。 雪球鱼汤的特色: 鱼球形如雪球,质嫩汤清鲜,略带酸辣味。...[详细]

徐文长故事

  • 徐文长故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文长(1512-1593年),名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戏剧家。徐文长的一生坎坷不幸,正是他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个性中既有幽默诙谐、爱国爱乡、蔑视权贵、惩罚贪恶的一面,又有偾事疾俗和放诞不羁的一面。“...[详细]

哑背疯

  • 哑背疯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哑背疯”系目连戏中的一个片段。它是依据传说,在唐代编为说书内容,到宋元代逐渐演变成舞,直至明末清初成为此舞。由一人扮演哑巴和疯瘫婆二个角色,上半身扮疯瘫婆,下半身扮哑巴,用特制的道具形成一个完整的哑巴背疯瘫婆的形象。 哑背疯的表演者化装成女子,穿女衣...[详细]

哑目连

  • 哑目连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虞民间舞蹈“哑目连”亦称“哑鬼戏”,是一种以手势、身段、武技相结合表演故事情节的哑舞剧。哑目连曾广泛流行于上虞百官、上浦、湖田、叶家埭、南湖、崧厦、章家、陆家、西华、沥东、沥海一带。一般在庙会戏台演出。演出组织称“台上太平会”,与“台下太平会”的调无常相...[详细]

辕门鼓

  • 辕门鼓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辕门鼓其实是一支锣鼓吹打队,与复兴龙是孪生兄弟,原来斗门镇湖潮江和畈里袁是同一个村(解放后改名同心村)。只不过畈里袁人都姓袁,湖潮江人都姓黄,这两姓人同居一个村,平时倒能平安相处,但总难免有点相互“嫉妒”。湖潮江的“复兴龙”在迎会里出尽了风头,畈里袁人当...[详细]

圆木制作技艺

  • 圆木制作技艺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圆木制作,是一门专做家用木桶的手工技艺,由于旧时的木桶上加有固定用的箍,所以便被称为“箍桶”,而箍制品也称“圆件”。 圆木制作技艺始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以前,不管是城里还是在乡下,人们基本上都是用木制的饭桶、米桶...[详细]

越歌

  • 越歌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歌是古越地(今绍兴)人用越地方言传唱的有关越地景物、风土人情,反映越地民众生活的一种地域性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歌谣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歌历史悠久,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中提到《弹歌》、《涂山歌》等,一般认为春秋末期已有越歌流传,距今已有2...[详细]

越剧

  • 越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许多省、市、地区,它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清末在曲艺“落地唱书”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簧、绍剧等曲种、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而初步成型,当时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1916年进入上海时称为“绍兴文戏”,1930年以后又...[详细]

越罗织造技艺

  • 越罗织造技艺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赤橙黄绿青蓝紫、绫罗绸缎绉纱纺”。中国作为丝绸的发源地,历来是世界丝绸大国,丝绸生产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丝绸和丝绸服饰构筑的丝绸文化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民族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载体。 在唐朝前期,越州(今绍兴)蚕...[详细]

越王剑古法铸造技艺

  •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 越王剑古法铸造技艺技艺采取失蜡法和泥范法都离不开一个泥范的制作,而泥范的制作却有着很多的讲究。它既要耐得住高温,防止开裂,又要做到泥料细腻...[详细]

越谚

  • 越谚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民间谣曲,佳作甚丰。多系旧时民众口头之作,见于范寅《越谚》及《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歌谣卷》等。按内容分为世态、风土、人情、吉辞、儿歌等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绍兴旧时妇女、农民、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少年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详细]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古时统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自东汉开始至宋,延续千余年,有10多道工序,从选土、拉坯、修坯、上釉到烧制,全凭手工艺人...[详细]

越医文化

  • 越医文化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春秋时为越国之都城,故又有越州、古越、越郡之别称,古今绍兴医家亦因之称为“越医”。本项目之“越医”,包括绍籍在本地、外地的医家以及外籍长期在绍兴的医家。“越医”肇始于春秋,兴起于东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越医”之记...[详细]

虞舜传说

  • 虞舜传说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舜,姚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领袖。虞舜出身贫寒,胸襟开阔,自幼以孝德名世,是“二十四孝”之首。执政期间,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位列“三皇五帝”之一。 上虞,史载乃虞舜的出生地。《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载...[详细]

灶壁画

  • 灶壁画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灶壁画是指绘在农家灶头壁上的装饰图案画。它结合江南农村一带柴禾灶结构的特点,由打灶师傅中擅绘画者用朴素、流畅的笔法绘制而成。灶壁画在绍兴农村十分普遍,在过去,每逢新砌灶头,必有灶壁画问世,在作饭、烧菜的灶头,从灶山、烟箱到灶身上都会画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式样,及...[详细]

糟制品制作技艺

  • 糟制品制作技艺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嵊州糟货制作起源于明代,盛于清代。在嵊州,几乎所有的肉类都可做糟货,但口味会有区别。糟鸡、糟肉是一道宴请宾客的美味佳肴,不仅是上乘的下酒菜,而且是一道家常菜,被人们誉为“肉鲜味美、酒香浓郁、回味无穷、百吃不厌的佳肴”。越剧早期传统说唱《落地唱书》中,...[详细]

榨面制作技艺

  • 榨面制作技艺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嵊州榨面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口味纯正,声名显赫。榨面原料选用优质大米,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做工考究,风味独特,形似满圆,面条均匀,具有韧而不硬,干而不易碎的特点。生产中不加任何添加剂,成品形似圆盘,细条均匀,烧煮方便,荤素两可,其口感滑爽柔韧,配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