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老虎上山

  • 翼城老虎上山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翼城老虎上山是在传统民间杂耍“虎舞”(俗称耍老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体育项目。 翼城县南梁镇下涧峡村表演的老虎上山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据老艺人回忆,该村在清代曾有“老虎会”组织,会员50—80人,年年元宵节期间在本村和南梁镇进行...[详细]

翼城滦池古会

  • 翼城滦池古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翼城县南梁村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要举行滦池古会,为纪念滦水之主乔泽神而设,会期五至十天。民国十八年(1929)《翼城县志·礼俗》载:“三月初八南梁滦池祀乔泽神,旧志载,俗传为栾共子忌辰,未知孰是。”栾共子即义臣栾成,曲沃武公伐翼过程中被俘,宁死不屈而被杀...[详细]

翼城目连戏

  • 翼城目连戏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连戏是以佛教故事“目莲僧救母”为题材,保存于各地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被誉为“戏祖”。翼城目连戏俗称耍目连鬼戏,流传于翼城县隆化镇南捍村。据当地艺人口述,明末,翼城南捍村苏姓富商从南京经商,将此剧带回该村,很快传入两坂、西闫、沟西、东石桥、故成等村。...[详细]

翼城孝义旱船

  • 翼城孝义旱船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孝义旱船是翼城县王庄乡孝义村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历史悠久,表演套路多,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 据传,孝义村是翼城县跑旱船的发源地。老人们回忆,孝义旱船约形成于清初,光绪年间已负盛名,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其村张家、郭家、马家均有传人。著名...[详细]

翼城西闫民歌

  • 翼城西闫民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闫民歌流行于山西省翼城县西闫镇,是一种诙谐风趣、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受群众喜爱的山区小调。 据传,在西闫镇十河村一带,很早就流行唱酒曲。起先是讨媳妇闹洞房时,在洞房里唱的一种小调。闹洞房者让新媳妇喝酒,新媳妇不能喝酒,就得唱一支小曲。这样你...[详细]

翼城秧歌

  • 翼城秧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翼城秧歌也称干板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社火小调,后经历地摊子表演唱,又移植了梆子戏中的一些袍带戏,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翼城秧歌戏较为盛兴,当时全县30多个村庄有秧歌戏班,大部分戏班在50人以上,较出名的秧歌戏班分布于故城、冶中、岳庄、冷泉、南常岭(斜口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