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福建省> 南平市> 光泽特产

三角戏(光泽)为

三角戏(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角戏(光泽)为南平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角戏,亦称三脚戏。并有茶灯戏、采茶戏、花鼓灯、三人土戏等别称。主要流布于闽北的南平市辖管区内,以及三明市辖管的泰宁县等地。而以光泽县较为集中,清代至今从未间断过。而今民间仍有三角戏艺人,以及采茶灯、马子灯艺人在活动。
  从三角戏的剧目、唱腔、艺人师承关系等方面比较,三角戏与赣南采茶戏、上饶采茶戏和抚州采茶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光泽三角戏既演采茶灯、马子灯,又演赣南采茶戏的早期剧目。“姑嫂观灯”、“挖笋”、“磨镜子”、“补背褡”等小戏,而且还演从湖北黄梅、江西上饶传过来的“喻老四”、“蔡鸣凤”等系列“串戏”。光泽县成了三角戏(采茶戏)南传北流的重要中转站和交换地。光泽三角戏是集采茶戏之大成的一个艺术品种。它既演以歌舞为主的茶灯戏、又演行当齐全的大戏。
  一九五四年八月,当时的建阳专区文化部门派出以光泽、邵武两地艺人组成的三角戏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三角戏作为正式名称列入福建省地方剧种名录。
  沿武夷山脉的丘陵山岗地带,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武夷岩茶饮誉海内外。这里是采茶歌舞乃至采茶戏曲(三角戏)产生与发展的温床。也是采茶歌舞南流北传的中转要冲。在《武夷山志》卷二十一中收录有明吴拭的一段记述:“山中采茶歌,凄哀清婉,韵态悠长,每一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潸然坠泪,吴歌未能便动人如此也。”清初诗人查慎行在《武夷采茶词》中写道:“手挽都篮漫自夸,曾蒙八饼赐天家;酒狂去后诗名在,留与山人唱采茶”。这证明至迟在明末清初,武夷山区就有“唱采茶”活动。由于明、清两代数次对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武夷茶也时改南运为北销。武夷山北麓的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与武夷山南麓的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镇,成了闽赣两省的茶叶集散地。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包括闽北和赣东的茶叶收购与销售网。光泽茶园也是武夷茶区的重要部份。每到采茶季节,大量江西茶工与茶商进入闽北。两省边界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目前,三角戏的这种艺术形态的主体部分是从外省传入。是沿闽、浙、赣、粤四省边界山脉走向,从武夷山脉至五岭一带多向交流和传播,并在清末形成规模。
  三角戏在不同地方或同一地方,保存了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形态。从茶篮灯、马灯表演,到“二小”(二小旦或一小旦一小丑)、“三小”(二小旦一小丑)戏、至直“半班”(二小旦、一小丑一小生和三场面)等各种规模的演出形式共存,不同发展阶段的保留剧目共存。所以,在其它流行过三角戏的地区已失传的剧目,如“双扶船”在江西只闻其名,无人会演。在光泽仍能看到,人们并能由此而追寻到它的发展和流传脉络。三角戏的名称也可能是在“三小戏”时期形成。
  主要演出剧目有《下南京》、《姑嫂观灯》、《凤凰山》、《青龙山》、《拷打红梅》以及“喻老四”和“蔡鸣凤”系列串戏。艺人们作为地方剧的代表,数次到专区和省会参加各种汇演和观摩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双劝夫》、《观灯》、《双扶船》、《打长工》等。他们的演出都获得好评或获奖。
  唱腔分类: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曲专用曲,即一支曲牌只用于一个剧目。再一类是[湖广调]。湖广调可通用于任何剧目。
  三角戏因人员少、行头轻、易深入大剧团不易进入的深山老林。剧情又多是平民百姓的家庭趣事和悲欢离合故事,容易引起观众心理共鸣。群众不仅爱看也爱自己表演,也能自己表演。故有民谚曰:“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结一次婚,演一回戏,死到阴间不悔气”。可见人们对三角戏的热爱。
  茶灯戏、三角戏由于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民俗活动相对减少,茶灯戏、三角戏主要活动场地逐渐萎缩,演出平台日益减少。同时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年轻艺人在技艺上又不能独树一帜,或不愿意学,传承队伍发展步履维艰,濒危状况十分严重。
  2010年,“三角戏”(光泽)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