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四川省> 雅安市> 芦山特产

芦山花灯为

芦山花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山花灯,是从古老的傩戏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戏种,200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现存雅安芦山县的国家重点文物汉碑《樊敏碑》所记,“季世不祥,米巫凶虐。续蠢青羌,奸狡并起,谄附者众”。由于汉代该地区的巫风很甚,与祭祀礼仪相伴生的傩戏(庆坛)应运而生。另据清朝乾隆年间《芦山县志》记载,芦山花灯在北宋时期就已兴盛。有民俗专家认为,芦山花灯兴起于汉,盛行于宋,由此可以推断,芦山花灯的存在约有2000年了。
  庆坛活动在芦山历来十分盛行,单调乏味的法事旷日持久,很难吸引人们的兴趣,于是庆坛中便逐渐加上了灯戏,以达到娱人又娱神的目的。久而久之,“灯坛两开”的芦山花灯就从庆坛的巫术活动中独立出来。
  以前,“幺妹子”是由男角扮演。有专家考证,角色反串,说明花灯跟庆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做法事的都是男性。即便在今天,芦山花灯“丑”和“旦”的表演方法,其眉眼、指爪、身段、步法、念白、唱腔等,也无不具有庆坛中巫术表演的影子。所以,芦山花灯是“傩中有灯,灯中有傩”。
  芦山花灯离不开一个“跩”字。正是这个“跩”字,道出了芦山花灯的绝活,“三花脸”和“幺妹子”不仅要学、说、逗、唱,还要扭起“鸭子步”。
  芦山花灯除了乐队和帮腔外,主要角色只有两个,一“丑”一“旦”,即“三花脸”和“幺妹子”,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芦山人,方言土语、歇后语、大实话,诙谐机趣,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演出不择场地,庙前广场、田间地头、堂屋院坝,随处可演。伴唱的乐器也很简单,除二胡必不可少外,锣、鼓、唢呐均可不要。
  芦山花灯虽是地方戏曲,却融合了多种民族风情。“三花脸”不但反穿皮袄,而且还斜挎半边膀子,明眼人一看便知,反穿皮袄是羌族人的习俗,斜挎半边膀子是藏族同胞的穿着,而表演者的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