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

乌拉特民歌为

乌拉特民歌的历史渊源,要从乌拉特蒙古人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此定居生活讲起,1648年乌拉特蒙古部落受清朝指令迁徙到现今的乌拉特地区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将随着迁徙流传到西部,成为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乌拉特民歌大部分从东北带传过来,并与隔河相居的鄂尔多斯民歌文化长期交流相溶出现了很多相似而相近的民歌。直到十八世纪上旬,乌拉特地区随着宗教信仰的盛行,各大庙宇的建起,民间文化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民众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及生活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藏传佛教信仰教理,庙宇高僧1利用心领神会的民间歌曲这种特殊影响力和感染力、渗透力,把宗教理念的教化转变为歌声来影响百姓的精神领域,从此乌拉特民歌以它起源、内容、唱腔、影响力等四种特殊风格与其他蒙古族部落民歌形成不同性质而流传至今。
  起源:乌拉特古代民歌的八十一首诗歌长调出自于梅力更庙一、二、三世1之手,罗布桑党比扎拉生(1717—1766)是著名的作家,是第三代传教11,词曲并编。他们编创的长短调民歌在乌拉特民间乃至内蒙古各地广泛流传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受鄂尔多斯民歌文化影响形成的老百姓自编自创的民歌。
  1840年以前的民歌叫古代民歌,长调诗歌的中心思想以佛教意念、祝愿、赞扬1僧徒、达官贵人及父母恩德为主,而且还带有哲学理念的深远内涵,这种内容在其它地区民歌里是罕见的。古代民歌、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民歌、建国后的现代民歌,也就是说生活歌曲、红火、花歌等,这些一般认为普通歌曲。
  唱腔:长调民歌结构比较自由,各乐句之间的小节数不尽相同。节奏自由多变,多用徵调、羽调、宫调三个调式。短调民歌短调民歌结构较规整,乐句之间大体一致、多用宫、徵羽调、商调次之,欢乐愉悦、刚健有力、叙述性强。长短调民歌都五声音阶为常用。影响力:乌拉特长调诗歌的影响之大,至今深深熔铸在民间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乌拉特民间大小酒席场合的规矩和特定模式,近代民歌主要以长短调结合成为特殊旋律唱腔。因此乌拉特民歌这四种特点与其他蒙古族民歌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影响
  乌拉特蒙古民歌主要流行在四个地区:1、幕那山(乌拉山)周围,阴山前后牧区,这些地区的民歌叫“幕那山民歌”;2、包头境内的蒙古族居住区、牧区;这一代的民歌叫“阿古如太民歌”3、乌拉特中旗蒙古族居住区,牧区,这一代的民歌叫“海流图民歌”,4、乌拉特后旗蒙古族居住区,这一带的民歌叫“赛乌苏民歌”。这四个地区的民歌风格虽各不相同,它主要受近邻鄂尔多斯民歌和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的影响而唱腔有所不同,但其他演唱规矩都是一样的。
  严肃的酒席场合唱诗歌,以三首歌曲开头是乌拉特的习惯,以三盅敬酒是地方特点,三三九首歌曲唱完三三九盅酒也要敬完,乌拉特酒席上什么时候唱什么歌都有它固定的严格规定,五组轮回,一组三首,但开头和结尾一定要按照规定唱,开头歌曲就是著名的《三福》长调,是酒席宴会的第一组歌曲,是任何宴席最先唱和必须唱的固定模式,《阿拉腾杭盖》诗歌是酒席上结尾的歌曲,只要唱了这首歌曲那就说明必须散席了,没有理由再延续,中间的歌曲有时可以调换,但是内容上必须选择相同的具有说教理念较强的佛学内涵的歌曲,这就是乌拉特民歌不同于其他地区蒙古族歌曲的区别,最具代表性的乌拉特演唱风格。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上的各种音乐传播信息的诞生和传入、新老交替,新时代的歌曲趋向于同化,并冲蚀着古老民歌,年轻的一代在无意识间丢失着自己民族最为宝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要想得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必要挽救和回复古老民歌采取实际措施,从资金和人才培养上大力支持,切实找到保护和发扬传统民歌的有效途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