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特产

偃师社火为

偃师社火
  一、狮子舞
  偃师县狮子舞从形式上可分三种。
  一种称文狮子,又叫“硬圈狮子”。就是在狮子皮内撑一竹圈,外形与真狮子大体相同,唯脚上制一钢爪。另有一人扮作文人,头戴软巾,颏下三绺长须,褶子穿着,手持拂尘,用一铁索牵引狮子。此种狮子,常要地摊。斗狮子者称“回回”,持长矛、大刀、九节鞭等类武器,单人与狮相斗。在搏斗中,翻滚跳跃,动人心魄。因比较费力,故几分钟就得结束一个套路。
  另一种是“软皮狮子”。作一狮皮,表演者下肢到脚面束上皮毛狮爪,有的穿一软靴,二人操作,前者摇头瞪目张口,后者摇尾,或翻滚或直立,或跳跃或攀高,二人配合默契,除了表演耍地摊外,还可表演登高台、上刀山、卧麻杆床、上老杆等特技。在表演时有锣、镲、鼓、鞭炮、火铳、梢子棍等助威。
  第三种是舞台杂技用的狮子舞,只用一鼓、一锣、一钹伴奏(其它狮舞须用一路大鼓及很多打击乐器伴奏),表演有滚球、跳球、旋桌等。另有狮子娃舞。这种狮子皮,做工精细,眼、口灵活自如,舞者下肢与狮子扮饰一致,给人以真实感。幼狮随老狮动作,显得可爱、亲昵。1983年底,李村南街从北京购得两架老狮子和两架小狮子,参加了洛阳市音乐舞蹈调演。
  二、大鼓
  大鼓,用牛皮蒙面,直径3尺多,高1.5尺,有鼓架。4个为一路,伴奏的打击乐器有大钹、大铙、大锣等。建国前,配合狮子舞“行社”,制造雄壮气氛。也有个别用于有钱人家的丧事,俗称“大鼓撵白”。建国后,多用于隆重的节日或祝贺的场面。在正月里,鼓声不绝,此起彼伏,竞相鸣奏,使热闹的节日气氛更为浓郁。大鼓演奏,有很多套路,如猪吞食等。在进行的间歇,必须配“小家伙”,即俗称的小不墩子鼓、小镗锣、镟子、手钹等进行演奏,以调剂节奏,张弛有致,别有韵味。
  三、旱船
  又名花船。形仿游船而制,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长2.1至2.6米,宽1米。上用纸或布扎成飞檐彩楼,下围布,装饰华丽美观,内坐一人饰美女,建国前,多为男扮女装;建国后多为女青年扮演。左边一老生,手持棹板,为艄公;右一丑角,随船挥扇逗趣。随着锣鼓节奏,表现出各种行船的动作,给人以水上行舟的之感。有善歌者,佐以戏文、小曲,尤为动人。
  四、推小车
  这是一种由推车老汉、坐车少女、小丑三人合演的一种小舞蹈。舞蹈用的是特制的假小车,车前、左、右三面用布遮围起来,坐车人在布围里以脚当轮。扮演推车老汉者留有小山羊胡,须表现出憨厚、聪明、滑稽的形象。坐车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笑容可掬。旧时,小丑(“白眼窝”)多由0打扮,手摇折扇,追逐周旋于小车左右,时献殷勤,嬉戏逗耍,捣乱其间。整个表演滑稽可笑。
  五、高跷
  俗称踩跷。高跷的表演者,两腿各踏一根三、四尺高的木腿,表演技巧高超者,翻跟头、劈叉,跑跳自如。演戏时,生、旦、净、丑事前装扮好,有乐器伴奏,随时随地就可演出合适的小戏。这种形式,语言通俗,接近生活,深为群众喜爱。
  六、拉犟驴
  基本由二人配合演出。一人扮女相,骑驴,一人赶脚。做出因驴犟而出现的种种姿态,逗人发笑。后有增加一拉驴人和一丑角逗趣者,逗趣者手执破扇,耳悬大红炮作耳环,表演种种丑态怪样,引人捧腹大笑。表演停止,继之以戏文清唱。拉犟驴也有二驴表演的。
  七、龙灯
  用竹篾扎成若干个竹圈,用小绳连接起来,彩纸裱糊,节数与长度不等。龙鳞以棉纸剪成鳞状,染以各种颜色(有火龙、青龙、黄龙等色)。间隔用木棍作一固定节柄,便于手持挥舞。中插点燃蜡烛。建国后,也有用手电筒代蜡烛的,特别是两只龙眼安装两个小灯泡,闪光发亮,活灵活现。玩龙灯一般在元宵节的夜晚。进行中,前有一些对称的灯笼作为仪仗,先导开道,有锣鼓伴奏助威,龙灯在后表演出各种动作,如出海腾云、静卧待飞等。舞龙灯者精神抖擞,虽然数九寒天,身着单衣,却汗流浃背,舞姿随龙头而变化。助威者,高声呐喊,口哨激越,加上鞭炮齐鸣,烟火升空,光芒照射,五彩缤纷,好像活龙降世,热烈威严。有的前边一武士执一蜘蛛,取名龙戏蛛。有的用火流星(两个小铁丝笼内燃木炭),开耍时,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有的不时从龙口喷燃硫黄粉末,放出耀目光华,以示龙威。
  八、二鬼扳跌
  实际是独舞。舞者将两个假上身缚于肩上,用两手臂作另一小鬼鬼腿,手掌插入鞋内,好似双脚。这样,一人就变成了两人。在锣鼓声中,表演者作出搏斗状。观众可看到两个逗人喜爱的小鬼在摔跤,特别是在夜晚表演时,真假难分,倍觉有趣。演到0,演者突然站起,掀开大袍,原来只有一个人在表演。观者虽明知其假,但舞者技艺精湛,观者竟不能辨认真伪。
  九、抬杆
  又叫扮故事。它是以巧妙的构思和结构,装饰成多种形状的花、花篮等,然后将眉清目秀加以化妆的小孩,缚在上边,高高望去,就象在花朵上站立,飘飘如凌空飞翔。在行进中,不时转动,看的人无不把心弦绷得紧紧的。个中机关,属于秘密,各村竞相设计,翻新花样,出奇制胜。凡站在上面的儿童,必须胆量大长相好,讨人喜欢。每次扮演,儿童们都争当这种角色,且以此为荣。因为是在大方桌上抬着前进,所以称“抬杆”。
  十、秧歌
  秧歌是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传入县境的。因它简单易跳,服装没有严格要求,可随便扮演各色人物,很快为广大群众所接受。1949年至1952年间,各学校都有自己的秧歌队,每逢节日或宣传活动,秧歌队便走上街头,随着锣鼓节奏载歌载舞,彩绸飘飘,非常热闹。
  十一、海神
  海神社的称谓不同于旧时对业余戏班的称呼。它是专指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丝弦音乐团体,有的地方叫丝弦社。主要乐器有管子(主乐)、二胡、笙、笛、海笛、马号、大板,演奏者大都有较高的文化和音乐修养,或懂得工尺谱,熟习几样乐器。出社时,演奏者长袍大衫,文质彬彬,围绕在黄罗伞下,前有仪仗开道,他们尽量不与狮子、大鼓相邻,以示高雅。演奏内容多为古曲,节奏平缓悠扬,旋律韵味颇近宫廷音乐。海神在建国后面临着失传的危险。1983年12月,洛阳市举行音乐舞蹈调演时,西庞村海神社被邀请参加演出,演奏了《孔子哭颜回》,博得好评。
  十二、唢呐
  俗称“大笛”。构造简单,发音嘹亮。既能吹奏激越高亢的曲调,又能吹奏如泣如诉的旋律,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调和悲哀沉痛的气氛。建国前,仅在民间用于婚丧嫁娶,艺人被贬称为“吹鼓手”,过着近于乞丐的生活,往往兼营理发,被视为下九流。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唢呐艺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欢庆节日及其他活动上,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浓郁的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艺人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演奏内容也不断更新,除了传统的“百鸟朝凤”、“十八板”、“云里摸”、“过街俏”外,还把模仿戏曲唱段及流行歌曲做为主要内容。县内较为著名的有南蔡庄、大口、武屯等唢呐班。唢呐班的人员组成,有的是临时搭班,有的是唢呐世家,父子、夫妻同台演出。女唢呐手、少儿唢呐手也日渐增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