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上林特产

上林石门龙母文化为

上林石门龙母文化   上林县的“龙母节”是壮族最早的“母亲节”。上林县塘红乡石门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和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源头。
  相传在原始社会晚期,塘红乡石门村有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她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她水桶来,她只得挑回家,养在水缸中。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象她儿子。一次,她正在切猪菜,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寡妇一不小心就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从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壮话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没有尾巴)当作儿子来疼爱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特掘”渐渐长大,长得同桩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后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见“母亲”生活得太清苦,便从石南海里打鱼回来赡养他“母亲”。后来寡妇死了,“特掘”往北方飞去,一个时辰后他刮回一个红棺材,收殓好“母亲”,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特掘”随风把棺材送上石门村后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里,挂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为寡妇死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门,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一阵风刮回来,相传是“特掘”回来给他母亲扫墓了。后来,人们把葬“持掘”“母亲”的那座山叫“岜仙”,那个山洞叫“敢仙”。人们也自发从山脚修起一条石阶路到山洞里,并在山洞里设了“特掘”和他“母亲”的神坛,每逢初一十五都来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应。因为“特掘”在人世问的时候爱吃他“母亲”做的糯米饭,为了纪念“特掘”,所以当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了“五色饭”。
  后来,人们就把特掘一直生活的那个湖叫“石南海”,把特掘的养母称之“龙母”。龙母于农历三月初二去世,特掘于三月初三下葬龙母,因此,每年的“三月三”,人们都会在石南海边举行盛大的祭拜龙母活动,于是,“三月三”最终成为了原南越民族(壮族、侗族等的先祖)共同的节日。1984年,中央民委在讨论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时,专家组组长、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就代表专家提议,广西的“三月三”源于上林的龙母文化,也就是石门的龙母文化。这样的文化也先后往北边的红水河、南边的环大明山地区传播,最终影响了整个珠江流域和环大明山地区。特掘后来以“真武神”等形象出现,成为整个红水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守护神。“龙母节”传承的是龙母仁慈、善良、博爱及龙特掘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孝敬父母的故事,记载了上林壮族人民自古至今对善、孝两大传统美德的不懈追求。

  信息来源:上林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