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山东省> 莱芜市> 钢城特产

花鼓锣子为

“花鼓锣子”为莱芜市颜庄村所独有。颜庄位于莱(芜)、新(泰)路之要冲,既是商贾来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镇,又是迎神赛会、焚香祭祀的主要场所。经济的繁荣,民间艺术的活跃,是“花鼓锣子”形成的重要基础。清末民初时期,本村的老艺人张凤旨、苗传美、刘俊田、杨春庆、吴庆乾等人十分要好,又都怀有一技之长,他们时时聚在一起,自娱自乐,成为本村春节年关、迎神赛会活动的中心人物。经过多年的试演,他们逐步将乞丐的敲花鼓、打铜锣,卖鼠药的耍旱伞,磨刀人的打夹板等技艺巧妙地融为一体,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由于以花鼓与铜锣为其主要演出道具与伴奏乐器,故当地人们称之为“花鼓锣子”。
  “花鼓锣子”的第二代传人李圣儒老艺人讲,他是1932年投师于张凤旨老师的。张凤旨曾说过,花鼓锣子到他学艺时已经历了40多年。以此推算,此舞形成已有百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自娱娱人的艺术传统。
  “花鼓锣子”早期形式为5名演员说唱表演。领队者腰系腰鼓,为戏曲中的小武生打扮;第二人为打小铜锣者,花旦装束(男扮女妆);第三人是打夹板者(夹板是用两条长1·2米,宽6厘米,厚1厘米的竹片制作。每片下端用火烤成弯度为25度角作为把手,上端横穿一条皮条将两片上端连结,并安上两个弹簧,弹簧上各系一个绒球作为装饰。每片夹板上各安装五枚圆形铁片,铁片可晃动,击打夹板时,铁片随之响动),为丑角装扮;第四人打小镲(男扮女妆),扮相与第二人相同;第五人握油布伞,扮相同第三人。每年春节前农历的腊月初八,他们5位艺人一起带香火纸钱到村中庙内烧香磕头,以乞求神灵保佑(他们选择腊八有两种含义,一是腊八谐音“拉把”,拉把拉把他们自己本身;二是拉把拉把“花鼓锣子”这门民间艺术)。拜完神灵后,“花鼓锣子”队便集中排练,5位老艺人各献技艺(名为凑戏),唱小曲,对台词,凑戏文并置办道具、服装等,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本村的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给他们送一些米、面、粗布料等,有物送物,有钱送钱,图个祥和吉利。过了春节,年初六(为六六大顺)先在本村演出3天,全村老少欢天喜地,热闹非凡。年初九(九九艳阳)再按请帖的顺序到外村演出,直到正月十六“掩箱息鼓”,花鼓锣子的演出方告结束。
  表演时,由鼓带领全体跑“龙摆尾”队形出场,跑的队形有“八字串花”、“控门”、“转灯式”等。接着先由鼓出场站在表演队中间数板,“正月里来是过年,我给父老拜个年,拜得好了你别夸,拜得不好你多包涵”,最后大家合说“多包涵”。数板后大家便开始演唱,演唱多以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为内容,曲调多为鲁中地区的民间小调。表演时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后来也唱一些表现某种情节的固定唱词,如“画扇面”,先由鼓数板:“四月里,四月八,奶奶庙里把香插。小两口,去赶会,素白小扇手中拿,无心观看庙中景,回家把那扇面画。”接着由打夹板和握伞者两人轮流演唱,唱词是:“四月里立夏少寒风,白居英房内似笼蒸,手拿扇面仔细看,高丽纸,白生生,扬起扇股血点红,(哼哎哎嗨哟)扇面上面缺画工。”接着内鼓再数板:“叫声爱妻你是听,丈夫有话记心中,都说你的手艺巧,画个扇面是本领,愿你细心来绘画,留在身上传美名。”大家合说“传美名”。数板后再由夹板或伞演唱。打鼓者掌握着节奏的变化和队形的转变,小锣、小镲边敲乐器边跳舞,增添了表演的色彩。
  “花鼓锣子”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是:拧腰扭胯风摆柳,抖肩缩脖脚步轻,两腿靠拢弹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风。其中再伴有“翘胡子”、“0”等滑稽可笑的动作,形成了自娱娱人、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演唱形式与风格。“花鼓锣子”至今已有4代传人。活跃于三四十年代的杨振秋、李圣儒、杨振文、崔庆吉、吴式松等老艺人和在五六十年代知名度很高的朱光富、魏振玉、魏振贵、李中庆等在唱词及表演上都有了较多的改进。唱词以演唱庆丰收、祝捷等为主要内容。原男扮女妆改为由女性登场,演员也由5人逐步发展成10人、20人、40人等(演员的增加是按倍数递增的)。近十几年来,“花鼓锣子”又与“龙灯”、“狮子舞”、“高跷”等多种民间艺术穿插表演,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花鼓锣子”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重视下,曾多次代表地区参加全省性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获得好评,在泰山国际登山节的大型活动中,曾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许。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