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 德昌特产

德昌花傈僳族服饰为

德昌花傈僳族服饰   历史以来,傈僳族世居于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属山地农耕民族,长期混居于西南地区的彝族、纳西、白、哈尼、汉等民族之中,其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与藏缅语族彝语支相同或相近。傈僳族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分布在德昌县境内的傈僳族为花傈僳。早在元代,德昌路所辖的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县),即有傈僳族人居住,德昌县现建有两个傈僳族乡(金沙乡和南山乡),有傈僳人口6000余人,约占四川省傈僳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傈僳族的服饰的历史也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分布区域】
  德昌花傈僳服饰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德昌县金沙乡和南山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傈僳族小聚居村也有零星分布。傈僳族聚居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著称,这里的居住的傈僳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被誉为保持最原始风情的傈僳族分支。
  【基本内容】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记载了关于傈僳族服饰的内容:服饰独特,色彩鲜艳而古朴,材质为荨麻手工织品,傈僳族服饰皆是傈僳妇女精心缝制的。傈僳人很早就使用火草、火麻、棉、竹、羊皮、毛、银等制作服饰。用麻、火草捻成线后,混合纺成布制作女性衣裙、男性衣裤和挎包;用棉、毛线织成黑、蓝色头帕和腰带;用羊皮制成羊皮褂衣;用银制成手镯;用竹篾编制成女性头包架。
  男子服饰:头上包缠青布“葫芦”帕,着偏襟短衫,衣长至脐,裤长过膝,腰系麻布带,外罩一件无领无袖的山羊皮褂(冬天增加一件用羊毛捻线织成的上衣),双脚缠青布(带)裹腿。
  妇女服饰:身着右衽花领花袖口,花排边上衣,下穿麻布裙子,裙片及脚踝,裙褶很多;上衣及长裙上镶绣有水波纹花边,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图案异彩纷呈,以连续纹样为主,腰系麻或毛织红色花腰带。成年妇女头上包缠青布帕,帕宽尺许,纹呈“人”字,盘大盈尺身穿花领偏襟绣花窄袖上衣,衣长过膝;裙多皱折,长至脚踝,裙边绣数行水波纹;腰扎一条用羊毛编织的红腰带,带宽5—6寸。
  小孩不分男女,幼时只穿上衣,年龄稍大才穿裤(裙)。男女老幼均赤脚,夜间傍火塘而眠。
  傈僳人无论男女老幼,外出均挎一只白底绣花布包,包为方形,长宽尺许,十分美丽。
  德昌傈僳族服饰工艺独特而精美,尤其是刺绣工艺精湛,集中反映了傈僳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从中可以研究民族的历史、社会、生存环境、自然气候、生产方式、生活气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现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獐獠”是傈僳妇女喜爱的饰物,也是傈僳族的珍贵饰品。过去,能干的猎人捕杀雄獐,取其獠牙,赠予妻子或情人。巧手的女子将獐獠包上银边,用彩色丝线串彩色珠子作为饰品挂于胸前,所佩的獐獠越多,越是光彩,并且将其留传给儿女珍藏。
  家中所有成员的衣服穿戴,均由妇女编织、缝制。男女老幼均赤脚,夜间傍火塘而眠。德昌傈僳服装多用自织的布(俗称“火草布”),系将自种的火麻以及山坡采来的火草,分别捻成线,再用织布架自编成布。男装多为本色(白色),稍加绣饰;女装则精心搭配彩线,挑花刺绣,主要绣饰衣领、衣袖、裙子脚边、背裙、盖头和挎包。绣的花样有:三跳针、羊蹄叉、波浪花、八角花、小虫连串、树林、蝴蝶花、小动物等,图案古朴大方,色彩艳丽。腰带织成后,用野生大血藤、倒钩刺果煮染成血红色,衬以黑纹路,独具特色。傈僳人无论男女老幼,均挎一只白底方包,长宽尺许,外一面绣以彩色纹样图案,十分美丽。
  傈僳族的纺织都是由妇女在家中完成的,没有专门职业工匠。学习纺织是代代相传、长时间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村寨中常常会见到几个妇女在纺纱、倒纱、整经等情景,她们周围有一群女童在观看或做一些简单的模仿动作。掌握纺织技艺对傈僳族女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寨里中老年妇女是她们的老师,纺织技艺高超的家中常有人登门求艺。在田间,妇女在劳作之余会在一起谈论各种问题,理所当然的服饰技艺话题是首要的咯,傈僳族妇女一般都能掌握纺织技艺,而在一个或几个相连的村寨中往往总会有一两个家传,心灵手巧,刻苦钻研的纺织高手,而这些高手熟练掌握纺纱织布、穿综入筘、穿纬压纬,样样精通。其中,傈僳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谷绍英是这样的人。
  【基本特征】
  傈僳族服饰是信仰、艺术、审美意识等的集中体现,因地域不同出现差异,他们以穿着服装的色彩,分白傈僳、花傈僳、黑傈僳。还依据性别、年龄、身份、功用、信仰、场所、地域等的不同,体现了傈僳族服饰习俗文化内涵,反映出了下列突出特征:
  一是就地取材,傈僳族传统以火草、麻、羊毛等为原料制作服饰。麻布是以火草线和麻线混合纺成的,所织成的布品都是以火草和麻为质地元素的,所选择的服饰色彩简明,素净。
  二是绣花纹样精美,有三跳针、羊蹄叉、波浪纹、八角花、小虫串、树林、蝴蝶花等,图案古朴大方,其工艺技法多用刺绣,十分精美。
  三是信仰性,傈僳族在婚丧嫁娶的服饰上,具有严格的色彩禁忌和面料禁忌。如傈僳族新娘禁止穿戴白色服饰,老年死时以白麻布为盖等信仰习俗。
  【基本价值】
  1、历史价值
  傈僳族服饰是了解民族历史的绝好的史料,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正如郭沫若所说,由服饰“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兄弟民族间的互相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
  2、研究价值
  傈僳族服饰工艺独特而精美,尤其是刺绣工艺精湛,集中反映了傈僳族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从中可以发现民族的历史、社会、生存环境、自然气候、生产方式、生活气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现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工艺价值
  傈僳族服饰古朴而大方,男子服饰流露出英武豪放的气质,粗狂宽博之美;而女子服饰手工精细,穿着婀娜多姿,是一种典雅秀丽之美。傈僳族服饰不同款式之美,是傈僳族审美观念的物化,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张扬,反映了当地的乡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