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杭锦特产

鄂尔多斯古如歌为

鄂尔多斯古如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古如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歌唱艺术主要包括长调与短调的民歌以及呼麦。蒙古族长调民歌和呼麦列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需要细化了解的是,2008年,“蒙古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其中,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都是短调民歌,这容易理解。科尔沁叙事民歌,即科尔沁叙事“胡仁乌力格尔”,是在史诗、好来宝、赞颂词和汉族评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内蒙古东部,特别是半农半牧的科尔沁蒙古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是指流传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郭尔罗斯草原蒙古族群众中的民歌形式,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具有蒙汉兼容、农牧相宜、长短调结合的独特风格。科尔沁叙事民歌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都可以说是蒙汉兼容、长短调结合的民歌。而鄂尔多斯古如歌,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的一种。那么,蒙古族长调民歌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什么鄂尔多斯古如歌又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这应该从具有传奇故事的特殊的鄂尔多斯历史文化谈起。
  蒙古语“古如”,汉语有国家或朝延之意。古如歌源于宫廷,是蒙古民族唯一保存完整的宫廷歌曲,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蒙元时期蒙古宫廷礼仪音乐的独特风貌,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活化石。正宗的鄂尔多斯“古如歌”都是一些正统的说教歌曲,吟有吟的规则,唱有唱的规矩,一般都在隆重而盛大的仪式上演唱,而且以三首为一组,称为“三支首歌”或“三首正歌”,旋律缓而不拖,慢而不沓,节奏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旋法大跳大落,跌岩起伏。古如歌大多是一些宫延或国宴演唱歌曲,内容唱时政,唱佛教、唱父母、唱故乡或唱骏马,如《圣主骏马》、《班禅庙》、《绵羊白的房子》等,现存仅七八十首。整个音乐充满苍凉之美,空灵之美和悲壮之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是古如歌的主要传承地,目前其原生态演唱流传于杭锦旗北部一带,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古如歌之乡”之称,为鄂尔多斯市打出了一张国家级“文化名片”。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杭锦旗从2006年开始抢救性搜集、整理,2008年录制了《杭锦古如歌》DVD集4张共84首歌,此后又将“古如歌”110首经典曲目进行五线谱简谱记录,编入《鄂尔多斯文化丛书》,并成立了“古如歌”协会,召开“古如歌研讨会”,建立了3个“古如歌”培训基地,编排民族歌舞诗画《古如歌》晚会,拍摄以“古如歌”为题材的电视剧。
  鄂尔多斯古如歌,是鄂尔多斯宫廷之歌。古如歌是浓缩的历史,传承的历史,唱出来的历史。要想弄明白古如歌的历史,首先要清楚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鄂尔多斯”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地理区域,二是宫殿与部落,三是新兴城市,即地域、民族、城市。从地理区域来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即“黄河几字湾”以南,南面以长城为界的这个区域称鄂尔多斯,例如鄂尔多斯古海、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草原等,都是对于这个地理区域的自然生态而言的。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鄂尔多斯是众多宫殿与一个部落的形成、演变、融合的有机整体,是围绕着成吉思汗形成和发展的,古如歌所浓缩、传承和唱出来的就是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历史文化。作为新兴城市,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盟设市,使作为众多宫殿、忠诚部落、神奇地域的鄂尔多斯与当代新兴城市鄂尔多斯融为一体,从而开启了更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的鄂尔多斯新纪元。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鄂尔多斯”作为“众多的宫殿”,是成吉思汗创建的。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系成吉思汗时期大蒙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大蒙古国最初的首都,在当时大蒙古国的政治生活、军事活动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鄂尔多斯宫廷之歌、宫廷文化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蒙古族不仅有游牧文明,也有城市文明。例如,蒙古人所建的哈剌和林、元上都、元大都,在当时都是举世瞩目的“草原皇城”、“国际大都会”。鄂尔多斯宫廷之歌,也传承和发展于这些宫廷之中。特别神奇的现象是,作为蒙元帝国都城的固定城池及其称谓消失了、改变了,而当时成吉思汗亲自创建以及他去世后数百年世代守护和祭祀他灵魂的“鄂尔多斯”依然存在,鄂尔多斯古如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鄂尔多斯宫廷之歌依然在传唱。
  可见,在“鄂尔多斯古如歌”中,相对而言,更具有神秘色彩和深刻文化内涵的不是“古如歌”,而是“鄂尔多斯”。或许正因为如此,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长调民歌)、漫汉调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起单项的鄂尔多斯的“民歌”来,有机整体的“鄂尔多斯”更是国家级、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因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把《鄂尔多斯民歌文化之旅》与《鄂尔多斯历史文化之旅》同时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正是在这种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与应用中,鄂尔多斯文化可以温暖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