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特产

陈官短穗花鼓为

陈官短穗花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官短穗花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官乡位于广饶县境北部,距东营市中心20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26个村,2.3万人。这里孕育诞生了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短穗花鼓。最近,短穗花鼓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官短穗花鼓起源于明清时期,清朝道光年间广为流传。短穗花鼓原是旧社会流浪艺人借以乞讨谋生的手段,每逢青黄不接之时或灾年,艺人们就背起花鼓,四处逃荒,往往师徒、兄弟或父子组成一班,或跑坡或设地摊演出。长年的流浪生活,使艺人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绝技,闲时便互相交流和比赛鼓技,日久天长便形成这么一种技艺独特的民间舞蹈。
  “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短穗花鼓的动作奔放、舒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两根三寸长的短杆,各系六十公分长的短鞭,短鞭中间部位两个猫耳朵,猫耳朵上系两个灯笼穗,表演时迎风飞舞,鞭头手工加工成疙瘩穗,穗头十二公分,用于击鼓。花鼓在腰间是活动的,并不固定,在跳动中用鼓穗打鼓没有高超熟练的技能是办不到的。
  短穗花鼓原形是一人打鼓,一人伴唱,伴唱者手击小镲,伴唱一些传统段子,唱腔都是乡味十足的民间小调,如“串九州”、“枕头记”、“十二月”等,唱久了艺人们也能即兴表演,随口就来。短穗花鼓的击鼓套路有三四十种,像张飞骗马、苏秦背剑、就地十八滚、鲤鱼倒卷帘、菊花盖顶、二龙吐须等。
  陈官乡陈官村张家是当地的花鼓世家。20世纪初,张延水在长期的乞讨生涯中练就了一身花鼓绝技,并不断改进技巧,翻新花样,提高表演水平,成为当时名震鲁北、胶东一带的民间艺人。其子张洪祥(1914-1995)、张洪果(1929-1991)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打花鼓,技艺也颇高。1956年,张延水的徒弟李宏元(1912-1976)曾以表演“短穗花鼓舞”先后在我省首届民间艺术汇演和华东地区文艺汇演中两次夺魁。我国著名舞蹈家张毅曾不远千里来到陈官乡学习短穗花鼓,并于1957年在前苏联的第六届青年联欢节上大显身手,荣获金奖。后来,经过1,三年自然灾害,又加上0,短穗花鼓面临失传危机,许多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年轻的继承人少之又少。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李守信参加全国民间舞蹈集成的编纂工作,曾跟短穗花鼓传人张洪祥一起生活过三个月。当时已经是65岁的老艺人重登舞台,十分钟的表演震惊了李守信。为将短穗花鼓发扬光大,张洪祥把短穗花鼓的技艺精华都传给了李守信,短穗花鼓这一民间技艺才得以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永久流传。
  短穗花鼓动作难度很大,流传很少,前些年花鼓传人张洪祥、张洪果兄弟俩还在的时候,培养了5个徒弟,都是女孩,有三个已经嫁到外村去了,剩下的大徒弟张淑兰和二徒弟张玉梅则嫁在了本村。张洪祥兄弟俩过世后,当时身为陈官乡文化站站长的张兆海(200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便挑头搞起了这一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他们通过研究,对短穗花鼓的表现形式做了创新改进,突破了原来一人打镲说唱、一人击鼓表演的传统,改为一人唱或两人对唱,多人以镲、锣、钹、唢呐和大鼓等伴奏,数人乃至几十人集体表演,使之更能营造欢庆的节日气氛,适应广场表演。短穗花鼓也由过去的打着花鼓要饭变成了今天打着花鼓庆祝,用鼓声歌声来歌唱幸福生活,歌唱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