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中国特产> 吉林省> 白山市> 抚松特产

长白山采参习俗为

长白山采参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采参习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山参称为“放山”。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两千年的寻找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长白山区放山人中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
  长白山区采挖人参习俗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两千年的放山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严密的操作规程和放山人必须遵守。
  一、拉帮。放山之前组织帮伙叫拉帮。拉帮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根据民主原则推举出来的领导者。一般放山者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以上,忌二人(怕见财起歹意)、四人(与“死”谐音)。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视人参为人,回来加上人参成双数,体现了一定能挖到人参的愿望。
  二、进山。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进山后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祈求保佑。然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戗子(窝棚),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
  三、压山。放山人搜寻人参叫压山。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压山前,由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压山时,帮伙人员要分工,叫“排棍儿”。发现人参叫“开眼儿”要喊:“棒槌!”这叫喊山。喊山的目的是要大家都知道发现了人参。这时把头要大声问:“什么货?”这叫接山。发现人参者得如实回答几匹叶。当发现人参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大伙会一齐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
  四、抬棒槌。就是挖参。发现人参喊山之后,首先要立即用棒槌锁锁住棒槌。棒槌锁的红线绳缠在人参的秸杆上,两头铜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拨棍或树枝上,防止棒槌“跑掉”。然后选上风头打火堆熏蚊子,防止动物靠近。人参挖出后,要“打参包子”。揭一大块新鲜的苔藓铺好,放上一些原来的土,用苔藓把人参裹住,外面包上桦树皮,用树皮当绳捆好。抬出棒槌后,要“砍兆头”,目的一是纪念,二是为以后的放山人提醒,放山人往往能在许多年前的老兆头前再找到人参。
  五、下山。在挖到人参直到下山到家的整个过程中,只许评论人参的形体和参龄,不准估计挖到人参的价值。并且要到老把头庙还愿答谢老把头。谁许过什么愿就必须还什么愿,诚实守信,说话算数,决不含糊。通过这种仪式不断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
  长白山采参习俗是长白山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涵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长白山采参习俗中所表现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整个长白山人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白山区的优秀民间文化。如今,长白山采参习俗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该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项目时,原项目名称“放山习俗”修改为“长白山采参习俗”;由抚松县人参博物馆所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项目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信息来源: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