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党参、当归等十多种药材已有上千年的栽种历史,甘草、柴胡、地骨皮等四十多种野生中药材遍布全县。全县已普查到的中药材品种310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陇西有96种,占全国的26.4%;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全国的72%。中药材种植面积35万...[详细]
临洮仿古地毯:系选用纤维长、光泽好、拉力强、粗细适度的土种羊毛为原料,经化学洗制而成。产品作工精细,著色牢固,不易落色,毯面光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图案古色古香,色泽沉著协调,剪后状似浮雕,予人以暗中透漂、安静舒适之感。...[详细]
岷县当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岷县当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岷县当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详细]
岷县蕨麻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岷县蕨麻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闾井乡:特产瘦肉型蕨麻猪,是“陕西火腿”的最佳原料。 岷县蕨麻猪 地域范围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高原东缘与陇南山地西部及陇中黄土高原南端接壤区,处于洮河中上游,河水流经县境西南折西北部。地处北纬34°...[详细]
亚麻油(即胡麻油)、花籽油、芸芥油、菜籽油等。这些油品各有特点,亚麻油名列前茅,它含有对人体必需的较高的脂肪酸,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此外,在油墨、油漆、合成树脂等化工部门也有广泛的用途。( 定西)(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又名马铃薯、土豆,是我区的一大宝。每年可拿出十亿斤左右,进行深加工。洋芋用途广,营养价值高。既是菜,又是粮,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 气之功效。洋芋综合加工利用前景广阔,可制作淀粉、粉条、粉 丝、薯 蛋白、葡萄糖、柠檬酸、饴糖、糊精、环糊精、格瓦斯 等等。我区通渭县已以洋芋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粉...[详细]
洮砚,又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南部岷县和卓尼交界的洮河中游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莹润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誉海内...[详细]
洮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开采历史。相传,宋初即有人从临潭、临洮附近的洮河河底采石制砚。后来,因洮河泛滥,河流改道,可采石的地方找不到了。南宋赵希鹄《古砚辨》中写道:“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详细]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是旅游观光、避署纳凉的好去处;渭源县地处西秦岭山脉的南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也是渭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种特殊的地形结构和独特气候特征造就了比较富饶的特产资源:这里盛产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已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千年药乡"之美誉。由于海...[详细]
漳县气候湿润 、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发展蚕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蚕豆栽培历史悠久,己有2100多年。漳县蚕豆以粒大、色白、籽粒饱满 、营养成分高、无病虫害而享誉四海,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自然资源优势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蚕...[详细]
又称烤乳猪。这道美味佳肴相传始于北魏,历史悠久,名扬天下。烤小猪最适宜的是3-4个月的小猪娃,宰杀去毛、除内脏后,以开水将猪皮烫硬,揩去水份,在热猪皮上涂抹蜂蜜,用铁叉叉平,放在木炭火上烤约50-60分钟即成。甘肃的烤小猪色红亮,皮酥脆,肉嫩香,曾获得美好的赞誉。...[详细]
定西地区有天然草场面积604.44万亩,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面积近70万亩,作为饲料来源的无数农作物桔杆及大量水域面积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些都为开发畜牧业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尽管这样,全区畜牧业产值已接近10亿元,人均畜牧业收入接近400元,分别占了农业总产值的40%多。现在,年均出栏肉牛6万多...[详细]
定西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历史可远溯至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秦朝。但可以说至今还是一块尚未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利用的“宝库”。41处黄金矿点(其中砂金矿点六处)普查储量近50吨黄金,至今开发生产量不到1吨;八处铜矿点只有氧化铜零星开采;四处大型莹石矿储量800多亿立方米,虽有开发,但力度不大。比较容易开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