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游木龙

  • 每年农历五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是常平镇横江厦村村民们进行端午游木龙的日子。 初六,担任今年游木龙的十二个“神手们”就集中在一起,分别从上一年存放在上围和下围两个自然村的“宗祠仓堂”里,拿回用香樟雕成的一公一母两条木龙,“请”到村里的祠堂安放。而初七这一天,村民们则焚香沐浴,穿着打扮,聚集一起,...[详细]

高华麒麟彩扎

  • 东莞市清溪镇的客家人自古有舞麒麟的传统习俗,清代大利村的黄娇在清溪开了一家麒麟店,专门制作和销售麒麟,自此以家传方式代代相传,且逐渐扬名,所制麒麟广受港、澳、台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喜爱。因店号“高华麒麟”,后来就成了黄氏家族所制麒麟的专称,至今已传至第5代。 清溪高华麒麟制作重在麒...[详细]

东莞咸水歌

  • 东莞咸水歌流传于沿海及水乡的沙田、麻涌、虎门、长安、中堂、望牛墩等镇。由于渔民的流动性,东莞咸水歌极富地方特色,并流行到香港、澳门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词多用东莞口头语,曲调爽朗朴素,节奏自由,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十年浩劫,咸水歌遭受无情摧残,濒临绝迹。 咸水歌是疍家的歌曲,又称疍歌、蜓歌、蛮...[详细]

康王宝诞

  • “康王宝诞”是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壮观...[详细]

龙舟制作技艺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历来是龙舟制作之乡,当地制作龙舟的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制作的龙舟是龙头高高跷起”大头龙“,气宇轩昂,在2008年,龙舟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堂镇是典型的水乡,地处东江支流的水网地带,河涌纵横,水域宽广,当地有规模的龙舟赛已有150余年历史。...[详细]

莫家拳

  •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脚法有:撑鸡脚、虎尾脚、穿心脚、钉脚、...[详细]

东莞木鱼歌

  • 东莞木鱼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鱼歌简称木鱼,也叫摸鱼歌,是广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木鱼歌流行于晚明,到清代以后极为兴盛。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详细]

“七夕贡案”

  • 望牛墩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面,始建于宋代,绍熙年间,东莞县令张勋筑望牛亭,亭塌,遗台,后为土墩,自古就是我市的“鱼米之乡”。 七月初六晚“拜七姐”是岭南著名的传统风俗之一,始于五代。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有记家乡风俗《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详细]

东莞赛龙舟

  • 东莞自五月初一,水乡各地轮流竞渡,天天有“龙船景”。明代已场面盛大,每船60至66人,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东莞龙舟队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冠。沙田龙舟队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夺得世界冠军,被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的光荣称号。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详细]

舞木龙

  • 东莞厚街镇桥头村,地处厚街镇南面,S256省道纵贯全村界内。相传桥头村舞木龙的习俗自南宋绍庆二十七年(1158年)开始,而有文献记载这一习俗的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鳌台王氏族谱》:“端阳后三日,乡之农人刻木为龙,招集四方,互相角戏,士女环视如堵,亦胜事也。”可见该习俗在厚街至少留传了588年...[详细]

樟木头舞麒麟

  • 东莞樟木头舞麒麟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山区、丘陵和埔田一带的部分村落,据清末《东莞县志》记载,至少已有100多年历史。 樟木头舞麒麟主要表现“麟趾呈祥”、“采青赐福”的主题,故当地民间十分讲究麒麟的造型,将麒麟头设计为酷似龙头,以体现“龙生九子,麒麟为长”的传说;头上有一向前崛起的五色独角,寓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