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特产介绍

石禾町村天神爷庙会

  • 石禾町村天神爷庙会为陆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禾町天神爷庙会一年中的三次祭拜叫做“三次”福。年初举行的那次叫“许福”,年中举行的那次叫“暖福”,年尾举行的那次叫“还福”。每次祭拜都要在该村竹庭公祠门口,用10多张八仙桌摆成祭台,上面又搭成棚寮。然...[详细]

碣石鲤鱼灯

  • 碣石鲤鱼灯为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碣石鲤鱼灯又称五岳朝天舞,历史悠久,是一项集体操作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 碣石鲤鱼灯是由五条鳄鱼和一只背负如意护卫方玉印的麒麟组成的一个灯舞队伍。因“岳”与“鳄”同音,故用五条鳄鱼来代表泰山、恒山、嵩山、华山、衡山五岳。麒麟代...[详细]

碣石麦杆画

  • 碣石麦杆画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麦秆画是我国隋朝宫廷工艺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碣石玄武山庙会大庆之年,民间大量制作工艺品,麦秆制作工艺成当地一大亮点。新中国成立后,碣石成立麦秆画工艺厂,主要作品有人物绣像“毛泽东与霍查”、“毛泽东去安源”、郭建光、阿庆嫂、李铁梅、李玉和、...[详细]

碣石木雕

  • 碣石木雕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碣石木雕工艺起源于明代初期,兴盛于清代初、中期。 碣石木雕的产品规格多样,花色齐全,分挂件、立体摆件和圆雕。产品造型生动,构图优美,形神兼备,工艺巧妙合理,不变形。一般选用的材料是樟木、柚木、红木、楠木等;主要工具有铅笔、纸、尺、锯子、各类凿刀、砂...[详细]

碣石鸟笼

  • “碣石鸟笼”——碣石是明清两代三十六卫之一的卫城,手工业较发达。碣石鸟笼,是竹篾制成,加工细致。造型美观,质量上乘,坚实耐用,“碣石鸟笼”久负盛名,曾远销欧美。...[详细]

碣石玄武山庙会

  • 碣石玄武山庙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玄武山元山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宗教、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玄武山庙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影响范围甚广。 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距今882年,扩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距今432年,因历年香火旺...[详细]

碣石竹马戏

  • 碣石竹马戏为陆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碣石竹马戏历史悠久,传统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成熟戏曲以前歌舞小戏的早期形式,剧目、表演、唱腔、音乐都有着古老艺术特点。是根植于民间沃土、传统深厚的戏种。具有民俗学研究的重要价值。...[详细]

水墘蚝

  • “水墘蚝”——城东镇水墘村,地处陆丰乌坎内港,上有八万博美淡水河,下有乌坎南海的海水,随着潮起潮落,形成咸淡的水质,适宜蚝的生长。水墘蚝大小如小孩拳头,又肥又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做菜肴,也可加工晒干成蚝脯,作药材入药用,是远近闻名的特产。...[详细]

潭西金狮舞

  • 潭西金狮舞为陆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潭西金狮舞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它的舞蹈动作、造型、舞韵、器乐伴奏等不仅能反映潭西民俗文化演变轨迹,更能动态揭示汉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被列入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潭西金狮舞俗称“打虎狮”或“演虎狮”。是传统的民间舞蹈。据潭西镇溪美...[详细]

潭西咸鸭蛋

  • “潭西咸鸭蛋”——潭西镇地处陆城西南部,螺河下游,是一个农业大镇。潭西咸鸭蛋具有鲜嫩、油多等特点,其营养丰富,咸淡可口,清香四溢,风味别具一格。...[详细]

潭阳天后宫庙会

  • 潭阳天后宫庙会为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潭阳天后官庙会是潭西人民对妈祖信奉、崇拜的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内容广收- ,既有海洋文化的鲜明特点,又有当地民间习俗的特征,还有道教儒家的思想特征和浓烈的民族色彩。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与艺术价值。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潭阳...[详细]

陂洋荔枝

  • “陂洋荔枝”——陂洋在陆丰东北面,土质、气候都适宜种各种水果,是水果之乡。尤其是这里的“乌叶荔枝”,个大、肉嫩、昧甜。...[详细]

陂洋陶瓷工艺

  • 陂洋陶瓷工艺为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陂洋陶瓷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52年。因为有适合烧陶瓷的土源、水源和山林等有利条件。加之陂洋群众历来喜好从事手工技艺,故陂洋陶瓷业代代相传。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记载,明1552年朱氏到陂洋定居。有一天,一位来自...[详细]

雍烈娘娘庙会

  • 雍烈娘娘庙会为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雍烈娘娘庙位于陂洋镇古寨村。古寨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里村民朴素善良,对雍烈娘娘十分虔诚。雍烈娘娘在他们心中一直以来是和谐的化身,在方圆50公里影响很大。在港澳台及普宁、惠来、陆丰和陆河等邻近市县中,近一百五十多万人崇拜雍烈娘娘。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