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港单人木偶戏

  • 茂名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分大、中、小班三种类型,茂港单人木偶戏属其中的小班木偶戏,相传于明朝万历年间从中原传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单人木偶戏表演时由一名艺人操作,表演难度非常大;木偶的造型及制作十分讲究,多选用质地细软的枝松木精雕细刻而成,面...[详细]

茂名木偶戏

  • 茂名市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不同,分为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据记载,南朝元嘉三年(426),杖头木偶戏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我市各地。明万历年间,随着闽南人向粤西移居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布袋木偶戏传入粤西,逐渐演变成电白,化州等地的“扁担戏”,后与杖头木偶戏结合形成单人木偶戏,...[详细]

茂名十番锣鼓

  • 汉族。又称锣鼓班,因10人演奏而得名。清朝光绪年间盛行于今茂名市茂南区。锣鼓班的乐器有鼓、锣、钹、喉管、弦乐等。演奏的曲牌有十三支、贺寿、太逆子、封相等。逢春节、元宵和庆典活动-演奏。具有娱乐的功能和民俗学的研究作用。(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茂南山歌

  • 汉族。茂南方言演唱的民歌。表现形式有独唱和对唱,内容有叙事和抒情,结构多为七言四句的“四句头”山歌体,旋律简单,浑厚、质朴。具有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作用。(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木鱼书

  • 木鱼书又称“摸鱼歌”、“沐浴歌”,属弹词类曲种,唱时多用三弦伴奏。木鱼书多由盲人演唱,故俗称为“盲佬歌”。是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尤其在东莞地区的曲艺曲种。“木鱼书”自明代起已在东莞这块河汊纵横、富饶肥沃的土地上盛极一时,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时移世易,人们文化需...[详细]

十八学士

  • 汉族。“十八学士”原名《风云会》,源于唐代,本是唐代宫廷乐曲。唐太宗派李白和藩,朝中十八位学士以礼乐送行,后李白和藩胜利归来不愿在朝廷做官而返瀛州,十八学士又以礼乐送行,后人称为《十八学士》。化州长岐犀湾村祖先在瀛州得以真传,移民化州时带入。流传于化州市犀湾、双牌村。主要用于庆典和交流,具有娱乐...[详细]

文楼甲隆庙会

  • 化州市文楼镇甲隆圩,是两广百姓交换农副产品的小集市,也是茂名颇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它处在粤桂交界处,四周由狮子岭和铜鼓岭及连绵起伏的丘陵环抱着,整个甲隆地区酷似“笼子”,是金银财宝的聚宝盆。因此,历代称该地区为“甲隆”。 每当闰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以及每年正月十八日白天和晚上,都举行大型文化...[详细]

舞龙船

  • 汉族。相传抗日前夕,顺德商人到信宜镇隆开店,因崇尚家乡的龙舟竞渡,故请工匠雕制龙船,却因窦江水浅,无法划船,便改由陆地象征性划船,后流传开来。农历四月八日,人们击鼓鸣锣,擎船按一定的步调和节奏,走街过巷,通宵狂舞。具有娱乐审美功能和艺术及民俗的研究价值。 ...[详细]

信宜采茶调

  • 采茶舞最早在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江西等地移民传入广西北流和信宜市西北部,起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采茶劳动。据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信宜市老艺人莫五到玉林演出,在“十二月采茶”前面加“参拜”和“点茶”两段,使该舞更臻完美,盛极一时。尔后,逐步演变成采茶戏,信宜市采茶...[详细]

信宜民歌

  • 汉族。分白话和客家话两种。客家歌谣于清代随江西移民传入,流传于信宜东北部地区。信宜民歌一般是三、五、七言,内容有针砭时政、劝人为善等。有儿歌、牧歌、情歌、仪式歌、劝教歌、生活歌等。具有娱乐、教育的功能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信宜舞春牛

  • “舞春牛”发源于信宜的径口镇,流行于信宜径口、安莪、朱砂、茶山、洪冠等地,后又流入与信宜径口接壤的广西容县及玉林、北流、合浦等地。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开初,牛用泥塑造,名曰:“土牛”,不能舞,后来由当地一位姓李的秀才(名字不详)按...[详细]

镇隆鱼古

  • 镇隆鱼古是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的特色美食。在信宜的美食中,有一道菜令人赞不绝口,这道菜就是镇隆鱼古。信宜镇隆鱼古就是以镇隆的塘鱼为原材料的。镇隆鱼古的主要特点是:软、滑、皮脆、鱼味香浓、爽口不腻。 镇隆,是信宜的南大门,古称“窦州”,建成于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被誉为为“千年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