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民歌

  • 平江民歌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江民歌是产生并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域的民间歌曲。平江位于湖南省东北角,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一方古老的沃土,也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自唐代开始,随着中国五次人口迁徙,先后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迁入平江的姓氏达100多个,多地域人口的融合,创造了平江特有的民...[详细]

平江十大碗

  • 所谓“十大碗”,就是在平江传承了几千年的美食“呷情席”。 “十大碗是我们这乡下宴席的主要形式,乡下没有酒店,办宴席都是在自家里,邀请本地的做菜师傅上门掌勺,乡下家家户户都有柴火大灶,十大碗就是用当地的食材做出的本地菜。” 十大碗其实只是一种招待客人的方式,乡下任何宴席都是十大碗。 ...[详细]

平江影戏

  • 平江影戏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平江影戏) 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平江地域宽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 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详细]

平江炸肉

  • 【炸肉】 不是肉的平江炸肉,是带着浓厚地方风味的油炸面点食品。 将肥膘丁、鸡蛋、麦穗、麦籽全干无砂籽,调匀的面糊,盛入板瓢,入油锅去炸。待面团泡成金黄,掏出即成。因其表皮爆裂而约定俗成,被冠名为“炸肉”。 炸肉外脆内酥,金黄盖色,是平江情席头碗菜,刚炸出的炸肉是极好的点心,即炸...[详细]

屈原传说

  • 屈原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屈原的传说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流传,活跃在湖南省汨罗市的屈原传说是当地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从中可以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诗人。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年轻时曾任楚国的要职“左徒”。他一生忠...[详细]

屈子祠祭典

  • 屈子祠祭典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屈子祠祭典这一活动主要分布在汨罗江中下游地段(上至新市,下至磊石山,汨罗江与湘江汇合处)及汨罗江中下游两岸的归义、百丈、红花、楚塘和屈原行政区以北一带。汨罗江中下游是屈原晚年生活、居住的地方。2008年,屈子祠祭典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

  • 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是一个以湘北民间传统手工生产制作技艺为起源,以三国文化为底蕴,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主结合现代生产技艺的传统酱菜制作技艺。 其产品从原料的大棚种植,到祖传密法的制作以及土法窖藏各环节,均为原生态方法,用此法所生产的产品口味非常独特,口感以湖湘人的偏辣为主,综合了川味的麻辣,北...[详细]

岳阳黄颡鱼

  • 岳阳黄颡鱼 岳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黄颡鱼,俗名黄骨鱼、黄鸭叫,在湖南消费市场颇受老百姓青睐,是我国中高档名贵鱼中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品种之一。全-颡鱼是通过雌核发育选育的全雄鱼,与普通黄颡鱼相比,全-颡鱼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规格齐、养殖效益好的优势。(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岳州扇制作技艺

  • “岳州扇”全国三大名扇之一,据岳阳县志记载,始于明末清初,从湖北省洪湖传入,是一种优秀的民间工艺品,解放前,主要是利用岳阳优厚的楠竹资源及快捷的水、陆交通为全国各地扇厂作嫁衣,提供扇骨等半成品,远销沈阳、北京、武汉、上海、南京、苏杭等地,早期为全国扇骨生产集散地,也是上海王星记扇庄、苏州扇厂、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