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特产介绍

姜家柳编制作技艺

  • 姜家柳编制作技艺为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簸箕是农家筛粮食必不可少的器具,从前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乳山市夏村镇簸箕姜家村,立村500多年来,男女老少都在从事簸箕编制这个行业。熟能生巧,一代一代人的长期经验积累,使姜家簸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该村的柳编作品工艺特殊,编织出来的器皿,...[详细]

胶东花饽饽

  • 文登独有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具有独特的胶东花饽饽习俗,在不同的节日有不一样的表现内容,清明节捏燕子;六月初八祭龙王;七月初七牛朗会织女;从正月到腊月,从孩子出生到老人做寿,人们用花饽饽来表达对节日的庆贺和家人的祝福。谷雨时节的大型花饽饽是沿海渔民用来祭奠海对渔民的恩赐,祭拜列祖列宗,祝福家人出海鱼虾满...[详细]

胶东回水咸鱼干

  • 回水咸鱼干是胶东沿海一带渔家将捕捞的鲜鱼通过腌、晾、海水冲洗、捂制等传统技艺而制成的地方风味海洋食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特征。 回水咸鱼干传统制作技艺主要体现在:一是原料挑选。挑选鲜度好、有光泽、肌肉结实有弹性、眼球亮、鱼体表面没有划伤的鲅鱼、刀鱼、黄花鱼等为原料;二是原料处理。...[详细]

酵鱼酱

  • 酵鱼酱——也称“糙鱼酱”。把鱼头或者全鱼放入坛子内,按鱼和盐重量4∶1的比例加盐,再将坛子口用黄泥封住,待发酵三四个月以后开坛食用。一般是清蒸就饭,像豆腐乳一样,闻起来有点臭,吃起来却鲜美可口。做糙鱼酱的鱼以鲅鱼、鲳鱼、带鱼为上品。这种糙鱼酱,口感鲜香,津津有味,百吃不厌。(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漏粉条和制麦酱

  • 漏粉条和制麦酱 漏粉一般选择在冬季,一是有利于粉条的冷却,再就是傍年靠节了,以利人们春节期间,食用新鲜的粉条。漏粉首先要精心挑选没有毛病的地瓜,洗净切成很小的碎块,在石磨上磨成浆,用纱布包袱将地瓜浆打包,在开水锅上放一个木架,将打包的地瓜浆放在木架上,用手或木板用力向下压,把地瓜汁挤进锅里沉淀...[详细]

牛郎棍

  • 牛郎棍发源于清康熙时代,发展至今,不仅国内习者众多,并传入美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众人喜爱。对开展群众性和健身活动,有推广应用价值。牛郎棍于2008年被列入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牛郎棍的起源与...[详细]

清煮贝类

  • 清煮贝类——乳山海域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无污染,所出产的贝类、螺类等海产品,味道极其鲜美,其他地方无法与之相比。乳山贝类中的极品有:小青岛的牡蛎、西黄岛的海虹、姜家庄的文蛤、金港的蚬子等;螺类中的极品有:杜家岛的盘螺、海石栏的“马来豆”(辣螺)、泥圈汪的花螺等。贝类洗净下锅,清水煮熟即可食用,原汁原味...[详细]

清煮鱼

  • 清煮鱼——这种做鱼的方法,除使用盐以外(无盐时直接使用海水代替),不用油、酱、葱、姜、蒜等任何调味品,只用清水熬煮。做出来的鱼,原汁原味,鲜美无比。此种做法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下锅的鱼必须新鲜,鲜度是原味的保障。二是急火煮沸后改用慢火熬炖,这样鱼腥味会随水蒸气慢慢挥发掉,所以有“千炖豆腐万炖鱼”之说...[详细]

秦始皇东巡传说

  • 秦始皇东巡的传说诞生于荣成市成山头区域。成山头,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长1.5华里,南北宽5华里,是中国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被誉为“亚细亚—太阳启升的地方”,又称“中国的好望角”。目前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自1997年由坐落于成山角下的西霞口村获得经营开发权以来,无论是景区建设、文化景点...[详细]

琼脂冻

  • 琼脂冻——俗称“冻”。沿海盛产石花菜,琼脂冻就是用石花菜熬制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将石花菜择去石屑、杂质,洗净后,入锅加水熬煮,菜与水比例为1∶15,先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熬煮,熬煮时加上一点明矾,熬成的“冻”雪白透明。熬煮好后,再将里面的石花菜渣用纱网滤出,剩下胶状浆水放在盆中凝固8小时以上即变成硬韧适...[详细]

荣成渔民号子

  • 荣成是渔业大市,有着几千年的渔业生产历史。勤劳勇敢的广大渔民在长期与大海、大风、大浪的抗争中,在繁重的生产实践里,不断创造出了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渔民号子。它作为渔民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古老歌谣和精神号令,在荣成沿海区域广泛流传。渔民号子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统一行动的...[详细]

芙蓉鲜贝

  • 芙蓉鲜贝——把处理好的鲜扇贝丁,加上调味品上屉清蒸,再用蛋清与调味品调和成芙蓉形状,蒸熟,然后将蒸好的鲜贝倒在上面,浇入热汤汁即成。因盘中菜状似芙蓉,故名。特点鲜嫩、清淡,余味无穷。(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乳山册梨

  • 乳山册梨又叫乳山巴梨,又名阳(洋)梨,处暑间成熟。巴梨,是乳山市传统名优水果。乳山阳梨久负盛名,尤以上册巴梨为佳,在当地素以“册梨”冠之,是驰名中外的地方土特名产,清末曾定为贡品。乳山阳梨在8月上中旬成熟采收,常温下贮藏7天左右,果实变绵变软,芳香四溢,风味独特,入口而化,为鲜食的最佳期。常温贮藏可...[详细]

乳山大喜饼

  • 乳山大喜饼为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乳山大喜饼是独有风味的面食,名闻中外。“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果饼(喜饼)一箩筐。”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 饼谐音并,合并之意。喜饼...[详细]

乳山大秧歌

  • 乳山大秧歌为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乳山大秧歌,20世纪之前境内多称之为逗会。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典的祥和氛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前面是执事部分。领舞人穿着大...[详细]

乳山对虾

  • 对虾何以冠之“对”字,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过去的对虾特别金贵,小贩们进市场前,先把虾用麻绳成对地绑在一起,出售时不用秤称,论对卖。卖的叫喊“卖对虾”,买的嚷着“买对虾”,对虾名字由此而兴。一种说法是对虾为“一夫一妻制”,它们爱情专一、忠贞不渝,出游时,公母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所以叫对虾。这一点让...[详细]

乳山剪纸

  • 乳山剪纸从民俗功用上分,大致有婚庆类、寿庆类、节庆类和丰庆类的。 婚庆类——主要是用于装点结婚的新房。这类剪纸多有“红双喜”“鸳鸯图”“麒麟送子”“喜鹊登梅”等,贴在新房的窗上、墙上、大挂镜上,在美观中增添喜庆氛围。 庆寿类——主要是为了给老人祝寿。用蒸好的“大长岁”“大寿桃”等面食...[详细]

乳山鹿角菜

  • 旧时因缺衣少食,物流不畅,沿海人往往以鱼代粮,以海藻为副食。食用的海藻五花八门,海蒿子、海麻线、海莴苣、海紫菜、羊奶子、冬毛菜、鹿角菜等海菜,变着花样吃。最后竟吃出了一道海边渔家很有特色的一道菜——猪头肉炖鹿角菜。此道菜口感绵软而爽滑,香儿不腻。因鹿角菜吸附性较强,猪头肉的油花全被吸到鹿角菜里,反过...[详细]

乳山木头鱼

  • 乳山木头鱼为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乳山木头鱼 乳山市海产品资源丰富。现在交通条件便捷,境内鱼贩,就在海岸边上,等着鲜鱼上岸,因此,一天之内,境内人家若想吃条鲜鱼,也是很容易的了。然而乳山大地上却广泛流传着木头鱼上桌招待客人的事,这也让人产生好奇。 鱼是吉祥物,鱼与余同音,寓意...[详细]

乳山秦米

  • 全国闻名遐迩的乳山秦米,即乳山市秦家庄出产的鹰爪虾米。海米有十几种,而秦米是脊尾白虾,俗名鹰爪虾加工而成。鹰爪虾米个头小,颜色淡黄,味道鲜美。秦米是鹰爪虾海米中的上品。晨起洗漱完毕,口中无杂味,含一粒秦米在口中津液随鲜味渐生,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秦米味道特别,鲜嫩可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