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特产介绍

灵璧琴书

  • 灵璧琴书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璧位于皖东北,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经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灵璧奇石、钟馗画、虞姬墓被称为奇、丑、美“灵璧三绝”。灵璧琴书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成长的一支绚丽的民间艺术奇葩。灵璧琴书于清光绪年间由山东发展而来,吸收灵璧地方戏曲、民歌、小调融进周边...[详细]

灵璧磬石雕刻

  • 灵璧磬石雕刻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建县,历经朝代之更迭,先人们以聪明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留下了至今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灵璧磬石雕刻便是其中一朵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奇葩。灵璧磬石形成...[详细]

埇桥马戏

  • 埇桥马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戏是集动物的驯化、表演以及杂技魔术为一体的综合类民间艺术。具有惊、奇、险和幽默诙谐的艺术特点。在明末清初,宿州埇桥区蒿沟乡一带农民就盛行杂技和民间曲艺表演。清朝末年,演出已具相当规模。在20世纪20年代,以尹清云、顾传标、吴清云为代表的民间杂技艺人,率...[详细]

埇桥唢呐制作技艺

  • 埇桥唢呐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呐是一种吹奏乐器,自公元三世纪从波斯传入我国以来,一直深受民众喜爱。它发音开朗豪放,高吭嘹亮,刚柔并济,情深意切,加之携带和演奏方便,因此很快流行,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动听的唢呐曲,除了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外,唢呐良好的制作工艺也...[详细]

砀山兰花印染技艺

  • 砀山兰花印染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印染制作技艺的传人,主要为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振兴新村胡屯村人。 清朝末期,胡屯村人胡安清继承祖业,开设了一个小染坊。当时蓝印花布在国内很盛行,因为卖花版的很少,刻制花版的技术又很保密,只有河北省董家有...[详细]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毛笔制作工艺的历史久长悠远,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居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书法家周汝昌在其《永字八法》中对毛笔评价极高:“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绝对不会发展进化成今天的状况”。据《史记》载:秦始皇令蒙恬与太子...[详细]

砀山唢呐

  • 砀山唢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砀山唢呐是流传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形式,属安徽省级非物质遗产。是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 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详细]

砀山年画

  • 砀山年画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艺术品。砀山年画起源于清朝中叶,当时叫“画片”,至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据有关资料介绍清朝...[详细]

砀山四平调

  • 砀山四平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据《辞海》第759页“四平调”词条:地方剧种《四平调》是“1931年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详细]

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

  • 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砀山县城北二十里王集村《三槐堂》王氏接骨膏药起源于清朝咸丰初年。王氏接骨膏药创始人王世则先生,自幼纯朴善良,热情敦厚,且聪明好学,悟性极高。他年幼时在村上读过几年私塾,适逢私塾赵先生学识广博,兼通医理,村里百姓偶染疾患,都来求赵先生切脉诊治,...[详细]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石砚产于宿州市。以乐石制砚始于南唐,兴盛于宋代,历来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青睐。宋徽宗在一乐石砚上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代大书法家苏轼曾珍藏两方瓦形玉蓉乐石砚其铭曰:“金声玉振,世垂于珍”。宋代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四库全书...[详细]

垓下民间传说(宿州市灵璧县)

  • 垓下民间传说(宿州市灵璧县)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战,不仅在灵璧县境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还以非物质的形态,流传大量生动绮丽的民间传说。垓下民间传说在灵璧县家喻户晓,俯首皆是,脱口即出。主要围绕楚汉垓下决战,汉军及诸侯军在垓下围歼项羽10万楚军的故事,汉军设十面...[详细]

泗县瑶剧

  • 泗县瑶剧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剧,又名扬琴戏,是泗县独有剧种,前身是曲艺琴书,俗称扬琴或坠子。究其渊源,一说是道情结合当地音乐而成,约有200年历史,一说为山东琴书之南传并吸收当地民间乐曲而成。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前夕,是泗州琴书的大发展时期。泗州艺人张世銮,陆成修分别师从山东艺人季...[详细]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县的制鞋技艺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末,泗城就有十几家制鞋作坊,以补鞋、上鞋(合成)为主,兼做针工圆口布底鞋、布面牛皮底鞋、双脸棉鞋、气眼鞋等几个品种。药物保健布鞋,顾名思义,是在鞋底的夹层里加进了中草药制成的布面胶底鞋。该布鞋加入的中药处...[详细]

萧县伏羊宴习俗

  • 萧县伏羊宴习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闻名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多年,主要因为萧县羊肉在烹调技术上具有独到之处,仅以烩汤而言,可称鲜美可口,别具风味;至于其它炖、烧、爆、炒等26种菜肴全部以羊肉及内脏为主烹制成各色肴馔,更臻上乘。 据《萧县...[详细]

萧县剪纸

  • 萧县剪纸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县剪纸作为萧县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唐代,盛于明、清,高手如林,风格独具。汉代属沛郡(国),王侯云集;贵妇人所饰之花,是为剪纸先声,至唐代,树皮纸传入民间;多种民间艺术的渗透催生、社会习俗的变革、妇人首饰及婚丧嫁娶需求、居室点缀与拜佛祝福器...[详细]

萧县农民画

  • 萧县农民画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县民间书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和上海金山农民画,它是以中国画水墨写意著称于世的。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东北距徐州仅23公里。春秋时称萧国,为宋附庸。秦置县至今,历史上隶属于江苏省,1955年划归安徽。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国画之乡"的萧县,曾出土过良...[详细]

萧县石刻艺术

  • 萧县石刻艺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县石刻艺术,始于汉代的画像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石刻取材于本县山中的青石,青石蕴藏丰富,质地细密,坚硬耐风化,宜于雕镂艺术品。西汉画像石,石面粗糙,多为平面阴线刻;东汉,随着画像内容的日趋繁复,平面剔地浅浮雕、高浮雕及弧面浅浮雕等技法...[详细]

萧县坠子

  • 萧县坠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自汉代至新中国建国初期均属徐州,1955年划归安徽省。自1914年萧县有了第一个坠子艺人到建国初,萧县艺人在演唱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当地其他曲种和徐州梆子的音乐唱腔,逐步形成了“说、唱、噱、做...[详细]

渔鼓道情

  • 渔鼓道情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鼓道情又称梆梆筒子,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渔鼓从清末开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