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特产介绍

口子寸金

  • 寸金是我国很古老的一种糖制食品,蔗糖加热经包馅押条断条,成为1寸(3.3厘米)长的金黄色小条,“寸金”之名由此形象而来。糖体整齐,松散,粗细均匀,表面芝麻均匀、牢固,两边断面可以看到依次分层十分鲜明的芝麻、糖皮和夹馅。寸金制作工艺考究,食之味香甜、余味绵长,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暂无...[详细]

口子窖酒酿造技艺

  • 口子窖酒酿造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子窖酒的原产地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其工艺特征是:以地产小麦、大麦、豌豆、糯高粱为主要原料,以濉溪“枕头伏曲”、高温曲为糖化、发酵、生香剂,利用口子百年窖池酿造,精心勾兑而成。口子窖酒酿造工艺复杂,对原料、水、窖池、气候、贮存时间等要求极高。口...[详细]

口子麻片

  • 麻片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麻片用白芝麻、绵白糖、熟面粉(多为红薯粉)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经过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麻片富含蛋白质、脂肪、钙、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成品色泽透亮,食之酥脆香甜,口感极好,有舒肝健脾...[详细]

老城豆腐脑

  • 豆腐脑是一种近似“脑汁”的豆制品,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吃的平民美食。商贩备有两只桶,一只盛豆腐脑,一只盛汤。卧在桶中的豆腐脑肤白娇嫩,柔软光滑,颤颤悠悠。汤的做法类似于当地的辣汤,是骨头汤。一口大锅,煮着棒骨、腔骨等骨头,汤里放着香料等,汤色浅棕。顾客来时,将豆腐脑与汤现场调制。 豆腐脑咸淡适...[详细]

老城啥汤

  • 啥汤,是一种以鸡蛋为主料的辣汤。啥汤用母鸡和圆骨,加上装有12种配料的料包煮汤。煮的时候,汤里放有麦仁、大葱、生姜、鸡丝、胡椒面等,将打碎的鸡蛋放入碗中,用筷子将鸡蛋搅匀,然后用煮沸的原汤冲出一大碗浮着鸡蛋花的啥汤来。有的还在汤上放几片香菜或是薄荷叶,淋几滴麻油。至于汤上的点缀,可多可少,形式多样,...[详细]

老城油茶

  • 濉溪老城俗谚说:老城油茶喷喷香,一日不喝想得慌。在街头的饮食摊子上,摆把大壶,外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盛着做好的油茶。老城油茶的原料为过油豆皮、花生米、猪骨髓油、面筋、黑白芝麻、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锅内放入大小元茴、丁香、花椒等原料,用微火烧开,过细箩;再将过油豆皮、花生米等徐徐溜入开水锅中搅...[详细]

临涣茶饮习俗

  • 临涣茶饮习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城临涣坐落在浍河北岸,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发达,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清末,临涣茶馆已达十几家,并衍生至今,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 ...[详细]

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

  • 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光绪初年(1875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元昌斋”酱园店,制成酱培包瓜这种独特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独特风味而闻名。清末有诗人题...[详细]

临涣唢呐

  • 临涣唢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皖北南派临涣唢呐诞生于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这里历史名人荟萃,民间文化资源丰富。 临涣唢呐自清朝中期就初具雏形,演奏形式为一人吹奏,加一笙和一小釵伴奏。临涣唢呐的哨片宽大且厚,呈布袋状,这种哨片在演奏乐曲时能在同一音孔上向上借音3---5度的音程高度...[详细]

蚂蚱腿

  • 蚂蚱腿因其短、细、小,形似蚂蚱腿而得名,家乡话叫“小果子”,做法极为简单。先用水和面,然后擀成薄薄的面饼,切成条块状,再切成细细的小丝,倒入沸油里炸。在锅里挂好糖浆,把炸后的果子倒进去翻匀就行了。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炸的火候,如果喜欢吃老一点的,炸成后颜色很深。(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三刀子

  • 三刀子是一种普通的甜点,也称“蜜三刀”。每块三刀上方有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它是用糖、油裹体的一种食品,个与个之间扯扯拉拉粘连着糖液,非常甜。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蜜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外面的酥皮是红彤彤的,咬开以后又糯又香,清甜清甜的。(暂无图片,欢迎提...[详细]

商派面塑

  • 商派面塑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派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态的民间手工艺,形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品来源广泛、丰富多彩、独具风格。 商派面塑具有淮北地方性特色,大多数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作品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和随...[详细]

皖北曲剧

  • 皖北曲剧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剧旧称高跷曲、曲子戏,是流行于安徽省北部淮河、颍河流域广大区域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清末民初时,与流行区域内的鼓子曲、坠子嗡、大鼓书、民间小调、民间舞蹈等相结合,经过走街串巷、地摊坐唱、专业戏班等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 曲剧唱腔结构为曲牌体,初时,唱...[详细]

夏派唢呐

  • 夏派唢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派唢呐源于苏北,盛传于苏、鲁、豫、皖的交界地区,在淮北、宿州、永城、徐州等县市最为流行。夏派唢呐风格独特,具有高亢、棉柔、欢快、悲愤、经渭分明等特点,在器具应用方面,注重多种器具的交替使用,促成音韵逼真、似鸣、似唤、似吟、似歌,似悲、似㖒等风格,加之“...[详细]

羊角蜜

  • 羊角蜜白色,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此品系选用上等面粉、蜂蜜、白糖、麦芽糖、素油等为原料精制而成。成品里外三层:蜂蜜糖浆、角壳、粉屑。食时,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羊角蜜圆圆饱饱的身子,皮又酥又薄,糖稀很浓很甜,咬一口能拉出几道咖啡色糖丝。(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殷派面塑

  • 殷派面塑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民间老百姓反映生活、热爱生活的一种丰富多彩一门艺术。殷铤崴是“殷派面塑”流派,“属安徽面塑艺人的正宗流派,“殷派面塑“形成流派迄今也有400多年历史了。是民间老百姓祈福,歌颂民间传说,祝贺节日,供奉神灵信仰,以及祝寿,庆丰收成,歌颂...[详细]

泗州戏(淮北泗洲戏)

  • 泗州戏(淮北泗洲戏)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州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江苏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祈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卖唱,后发展为淮海戏。清末时,第二代泗州戏传承人魏月华把泗州戏带入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