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毛鳝筒

  • 以黄鳝为料、造型奇特的一道名菜。一般需选用粗壮大鳝(250克左右)4条,活宰尽血,去内脏洗净,批去鳝脊骨,斩头去尾,在鳝肉上剞出网眼状刀纹,深至及皮,撒上干淀粉。另将猪肉糜及绍酒等佐料涂抹鳝肉,然后将鳝肉段卷成筒形。待熟猪油锅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筒段,炸至刀纹呈现清晰状,沥油取出。在旺火锅中加入...[详细]

东山城隍会

  • 旧时每届农历三四月间,东山有出城隍会之举,祖代相传,流传何止百年,未尝间断过。东山前、后山共有五尊城隍神,即襄公庙之水平王,殿背后之忠安王,鹅潭头之武乡侯,金家湖之威灵侯,和后山杨湾庙之汤斌。前山四尊城隍,按例每年出会只出一尊,每四年轮到一次,后山则年年为汤斌。出会之日,仪仗是由各自扮演,各献杰...[详细]

甫里鸭羹

  • 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曾长期隐居甪直甫里,自号“甫里先生”。他平素喜养鸭取乐,至今甪直镇仍留有陆龟蒙“斗鸭池”遗迹。据说他还常以鸭招待客人,这“甫里鸭羹”,相传便是他当初款待皮日休的一道菜。 甫里鸭羹由苏州名厨在挖掘传统饮食文化时重新加工精研而成。先将去内脏洗净鸭子(1.5公斤左右)割去鸭尾...[详细]

太仓滚灯

  • 滚灯为汉族民间节日中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显示村坊实力的竞技表演。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及江南农村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记述“掷烛腾空稳(小球滚灯),推球滚地轻(大球滚灯)”。清海盐文人彭孙贻诗《轮灯》的小序中有“儿童缚竹为轮,展转相环,旋转飞覆,而灯...[详细]

横泾猪

  • 横泾猪以江苏省吴县的横泾镇为繁殖中心。分布于吴县的横泾镇附近。 生长环境:产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产量高,是我国著名的农业高产稳产地区之一。 外貌特征:横泾猪骨胳介于梅山猪与米猪之间。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详细]

黄天源

  • 黄天源,是苏州响当当的糕团老字号了。过去,苏州人大都爱吃甜糯之食,糕团食品自古也是苏州人时令饮食的一种习俗。 据解放初期苏南区工商联调查和《吴县糕团业会员名册》记载,它创设于道光元年(1821年)。初由浙江慈溪人黄启庭在东中市都亭桥境设一粽子摊。粽子质量好,生意不错。经几年经营,即在都...[详细]

虎丘彩蛋

  • 清代中期,虎丘一带画铺很多。他们从我国民间把鸡蛋染成红色,作为婚嫁喜庆和生儿育女的吉利礼品这一习俗得到启发,在空蛋壳上画上国画,作为摆饰品出售,久而久之,彩蛋就成了一项美术工艺品。 建国后,苏州成立了彩蛋生产合作社,彩蛋的绘画质量、装潢设计有了很大提高,花色品种大量增加。彩蛋的材料...[详细]

江南丝竹

  • 江南丝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详细]

鸡油菜心

  • 鸡油菜心也是石家饭店十大传统名菜之一。用青菜烹饪出名肴,这也是苏州菜一大特色。苏州青菜中有一种小上菜,柄短叶丰,取菜心,在根部削成橄榄型并将十字花剖开,切平叶尖,菜心棵棵大小匀称。烹调关键是菜心保持绿嫩,装盘时淋熟鸡油,放火腿片。 此菜色彩鲜明,菜心油绿,火腿鲜红,甘糯精得,不油不腻。...[详细]

老正兴

  • 老正兴以经营浙绍风味菜肴著称。浙绍菜为浙江绍兴菜的简称。绍兴菜擅长烹调河鲜、家禽、入口香酥软糯,简朴实惠,富水乡气息。“老正兴”一脉相承,在烹调上讲究爆、炒、烩、炸、焖,质地讲究酥烂脱骨,调味重,卤汁浓,甜咸适中。“老正兴”所制作的百余种浙绍菜肴、点心都严格按照选料要求和考究的操作程序制作。该店...[详细]

雷允上药堂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吴文化,吴门医派即是吴文化的精华之一。吴门医派及其创立的“温病学说”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 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享有无可替代的显赫地位。雷允上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就是吴门医派中的重要一员。 清雍正十二年(173...[详细]

陆稿荐

  • 从观东的醋坊桥走入观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苏州百年老店"陆稿荐"。以"酱汁肉"名扬姑苏的陆稿荐在苏州老字号中也可称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陆稿荐初创,当时是一家普通的肉铺。店主陆某将店设在苏州东中市崇真宫桥晚,专营生、熟肉。...[详细]

梅李灯会

  • 梅李灯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其内容是充满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其形式往往是直截了当,充满地方人文色彩,能直接感受到来自民间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 梅李灯会,俗称“调龙灯”,盛名久远。最初是在元宵节前后,孩童牵兔子灯、举彩灯嬉戏于街头。后为成人代替,愈调愈盛,三月...[详细]

木渎古镇民间习俗

  • 木渎地处太湖流域,这一地区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渎古镇历史上经济相对发达,因而节庆习俗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更具鲜明特色。 “碰瘌痢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举行,主要活动是抬猛将老爷。猛将老爷是一个用香樟木调成的坐像,面容安详而不失威武。但他却是光脚、秃头,这一绝无仅有的特色...[详细]

乾生元

  • 苏州乾生元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原店名为“费萃泰”,以生产松子枣泥麻饼而蜚声海内外,被列为宫廷御膳点心,清光绪七年(1881年)更名为“乾生元”,以乾坤八卦为首称。“乾”乃乾坤,指天下;“元”即第一,意为乾生元生产的麻饼天下第一,具有200余年历史的乾生元麻饼虽几易其主,但...[详细]

乾泰祥绸布

  • 乾泰祥丝绸有限公司创始于同治二年(1863年),是苏州商会的第一批成员,中华老字号。地处观前街中段的乾泰祥绸布商店,是苏州绸布行业中的百年老店。乾泰祥创办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苏州商务总会绸缎业14户名册中记载:乾泰祥,玄妙观东……。有关乾泰祥创办时的记载虽不...[详细]

七峰碧螺春制作技艺

  • 海虞茶叶有限公司位于海虞镇境内的七峰山中部,这里七座山丘连缀成串,山势平缓、土质肥沃;山上修竹茂林,植被丰茂。七峰北濒长江,长年受长江水气、雾气润泽,年平均温度在16℃以上,更兼雨量充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据《常昭合志》记载,明清之际,福山大慈教寺政治鼎盛时期,“有免粮田1...[详细]

尚湖竹编

  • 竹编工艺是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黄姑竹、刚竹、山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 竹编有“扁竹”和“圆竹”之分。“扁竹”是把用竹篾、竹片等扁行竹材制作器具。“圆竹”是把指用圆形竹制...[详细]

山塘水乡婚礼习俗

  • 婚礼一:泛-舟,水乡婚礼清新典雅 山塘街举行的水乡式婚礼,是粉墙黛瓦下的中式婚礼习俗。新人将穿戴着极具中国特色的凤冠霞帔,坐上姑苏小船,穿过座座小桥,徜徉于典雅的江南水乡,尽情体验传统婚俗古朴的喜庆文化、感受苏州作为“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河畔路人送上的真诚祝福,伴着快乐的欢呼,一路荡漾爱...[详细]

盛泽小满戏

  •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有先蚕祠,供奉嫘祖,作为祭祀蚕丝行业祖师的公祠。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是先蚕祠最热闹的时候,小满戏照例第一天是昆剧,第二于(正日)及第三天是京剧,均邀请江南名班名伶登台。 剧目都是丝业公所头面人物点定,上演的都是祥瑞戏,讨个吉利。凡剧情中有私生子或死人情节的戏目绝对禁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