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茶饼

源和堂蜜饯

  •  源和堂蜜饯厂始创于民国5年(1916年),创办人是庄杰赶、庄杰茂兄弟。总厂原址晋江县青阳镇,1956年迁入泉州市区,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吸收华侨投资,国家拨款扩建,易名为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泉州源和堂蜜饯厂。 该厂生产的各式蜜饯,选用优质的鲜水果,以传统加工工艺和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详细]

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

  • 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宋代,泉州民间就已有酿酒。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九“物产”记载:“泉中常饮,唯醇酒,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酝,其酿法极多,名果佳花皆供糟,最胜者为金蒲五月春。”《泉州市志》载:道光年间(1821~1850),永春人郭信春秘制“春生堂”药酒。清代,春...[详细]

范志神恟

  • 范志神恟(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东璧龙眼

  • 东璧龙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中的东壁寺,东壁又名糖瓜密、水糖眼等品种简要说明: 该龙眼品种树姿直立开张,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头形,树茎干有明显的纵裂纹。复叶具4-5对小叶,长椭圆形,果实近圆形,单果实重10克左右。肉甜、香、脆、果壳厚稍脆,表面赤褐带灰,有黄褐色细...[详细]

泉州刺绣

  • 泉州刺绣 泉州专业刺绣肇始何时,史无明载,难于确断。但知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很早就有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就是因为刺绣业集中于此而得名。衮绣者,绣制朝服之缩称。这与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来泉州,皇亲集中泉州居住不无关系...[详细]

泉州剪纸

  • 泉州剪(刻)纸 据传,泉州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最初只是在春季“门贴春字”时,配以红笺的门楣上的装饰品,即是宋诗人范成大所说的“剪彩宜春胜,泥金祝寿幡”。清代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说:“立春日……门贴春字”也即指此。 刻纸由剪纸发展而来。据老艺人李尧宝回忆,光绪十八年间,泉州刻纸...[详细]

脱始漆器

  • 脱始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 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 脱胎漆器 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详细]

东石海蛎煎

  • 海蛎煎又称蚝仔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小吃。香鲜细腻、美味可口。 海蛎味道有点腥,如何去腥并保持鲜味,海蛎的新鲜程度至关重要。通常,为了去除腥味,有些厨师会在海蛎里拌入鸡蛋。在盖掉海蛎腥味的同时,海蛎煎也丧失了灵魂。这道海蛎煎的做法是把蛋围在海蛎煎的周围,保持了海蛎的原味。 东石...[详细]

咸粽

  • 关于粽子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种“包烹”之说。远古时,人类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现在粽子的造型都随着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同,其制做也不尽相同,有三角形、螺角形、铲头形、四角锥形等等。 ...[详细]

泉州木偶

  • 泉州木偶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地福建泉州而得名。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详细]

花生仁汤

  • 泉州有句农谚:“旧历六月十九日三项新”,新花生就是其中之一。泉州人做花生仁汤,花生仁要粒粒饱满,先用开水去膜,添足够的水慢慢炖,直炖至花生仁表面洁白完整,实则烂如泥浆。食时,舀二、三匙花生仁放在碗中,放些白糖,泡以开水就成。 ...[详细]

延陵丝瓜

  • 延陵丝瓜是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的特产。延陵社区出产的瓜品,不仅卖相好,而且味道佳,受到许多市民的热捧。 延陵丝瓜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延陵在泉州名气可是响当当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煮后不发黑、入口细嫩无粗糙感,菜农们还说:从外观上看,延陵丝瓜细长、颜色浅绿,普通丝瓜则粗壮、...[详细]

关岳信俗

  • 关岳信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岳信俗源于人们对关羽、岳飞的崇拜,后来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习俗。关羽自唐德宗年间列为武庙从祀,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泉州关帝信仰起于唐宋,兴于元明,盛于清代。坐落于泉州古通淮街的关岳庙最早是供奉水神之庙,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崇拜关羽,朝廷...[详细]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先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制作精湛,刀法洗练,形象生动,造型多姿,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装饰意趣,构造精巧...[详细]

梨园戏

  • 梨园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著唐宋南戏特色。它植根于泉州,并随著泉州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发源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 800 余年的历史,被誉为“...[详细]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福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和台港澳、东南亚地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闽南民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县)、闽南民居(蔡氏古民居...[详细]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

  •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竹编技艺历史源远流长。泉州盛产竹材,为泉州竹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泉州著名艺术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基础上,博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传统造型特点,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织技法,他运用雀目、旋花和绞辫、平顺等编织技法,形成竹编立体编织花形,...[详细]

泉州老范志神粬

  • 泉州老范志神粬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老范志神粬始创于公元1757年,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是名著中外、配方独特古老的传统医药。 老范志神粬创始人吴亦飞,字毓振,原藉晋江霞浯村,生于清康熙年间,平日兼学医术,并以所习医术行医。其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移居北门通天...[详细]

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

  • 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鼎公火鼎婆流行于闽南泉州,厦门等地.一对老公婆合抬一口大鼎,鼎火旺盛,公与婆步履矫健,神态风趣,时而摇摇晃晃,时而插科打浑.两人手里还各拿着扇子,沿途扇着鼎火高抬旺盛的鼎火,象征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用民间曲艺"答嘴鼓"形式,幽默生动,为群众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