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茶

  • “桐城小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关乡:“桐城小兰花”茶主产地。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桐城小花泡制 名“桐城小花”。 ...[详细]

彩釉龙缸

  • 范岗镇:彩釉龙缸、猪鬃制品为出口产品。...[详细]

桐城丝枣

  • 桐城特产,割裂本地生枣,浸入糖水,先用铜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取出烘干,味甘生脆,为上等丝枣。相传桐城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安庆)...[详细]

桐城菜心粑

  • 是桐城市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当时古城居民最喜爱的早点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洁晶莹的菜心粑。县城街道两旁到处开设有经营菜心粑的早点店和茶社,生意十分兴隆。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春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详细]

龙眠春翠

  • “龙眠春翠”是高档特种绿茶,“98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推荐名茶。鲜叶采摘细嫩,成茶条支微扁,色泽翠绿。滋味鲜爽醇和,清香持久,是天然绿色饮品 桐城市名茶科技开发总公司研制开发出新名茶“龙眠春翠”,在生态条件优越的龙眠山区拥有“龙眠春翠”定点生产基地0.6万亩,基地平均海拔600米...[详细]

方记水饺

  • 方记水饺,是桐城市城关镇一位方姓老人制作的汤类美食。方老的水饺以皮白而薄、馅细而嫩、汤鲜而不腻闻名远近。市民不分男女老少,行人不论来自何方,均爱品尝方记水饺。如今方老年事已高,但喜艺有传人,子承父业,于城区多处经营方记水饺。设在公园路清风市的方记“传名馆”,名不虚传,日夜营业,座无虚席,常常出现...[详细]

桐城大米

  • 桐城大米,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并被列为出口产品。 早在明清时代,桐城范家岗,花园畈、撩风岗一带所产的大米,就远销京师,备受称誉。历史上种植“三粒寸”、“杨柳籼”等水稻名特品种,从栽培技术到加工工艺都十分考究,力求保持传统特色。加工的大米质优、色白,晶莹剔透,光滑油润,干稀咸宜,醇香可口。当地...[详细]

桐城水芹

  • 桐城水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水芹菜是桐城独有的特产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水芹菜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一年生五茬。栽培方 法简易,只花人工栽培管理,不需施肥,一年亩产可达两三万斤,且有很 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高血压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桐城水芹菜的...[详细]

桐城麦鱼

  • 麦鱼,产于桐城沿湖一带水域之中, 形体及大小皆如麦粒,又于每年麦熟季节捕捞,故称麦鱼。麦鱼产量极少,且捕捞季节短暂,故物以稀为贵。可晒干储存,与鸡蛋或豆腐混合烹调,其味极佳。桐城流传名歌中,有“麦鱼炖蛋香喷喷”之说。 凤凰鱼为麦鱼中之珍稀佳品,一般麦鱼呈灰黑色,而凤凰鱼背上呈金黄色凤凰斑纹...[详细]

蒿子耙

  •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桐城、怀宁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蒿子名叫蒿草,属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人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详细]

龙眠山茶油

  • 龙眠山茶油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龙眠山茶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茶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它的最大优势在于纯天然、无污染,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为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详细]

青草香大米

  • 青草香大米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青草镇的特产。桐城青草香大米:原粮优良,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大米色白整齐,米饭清香浓郁,松软爽口,能增加食欲,余香田味。 桐城是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市(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强市(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市(县),自然环境优越,无污染源。青草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63...[详细]

桐城茶叶

  • 桐城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桐城市农业委员会 桐城茶叶 桐城市小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桐城市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详细]

桐城水芹菜

  •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桐城水芹是安徽省桐城市独有的特产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桐城水芹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桐城水芹菜的特点是菜质脆嫩,清香爽口,余味甘甜。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老”,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品质更佳。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高血压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详细]

绿茶制作技艺(桐城小花)

  • 绿茶制作技艺(桐城小花)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详细]

六尺巷传说

  • 六尺巷传说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 关于它有一个典故,其中的诗写的很好,广为流传!是我最喜欢的!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详细]

秋石制作技艺

  • 秋石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秋石,又名盆秋石,秋石丹,是桐城传统的地方药物名产。因其不仅具有滋阴降火等药物功能,而且患水肿、肾炎、心脏病及产妇忌用食盐者,用此品代替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身体所需,无任何副作用,故深受广大百姓乃至海外侨胞的欢迎。相传秋石的提炼,始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淮南...[详细]

桐城歌

  • 桐城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地方民间文学,同时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桐城歌,起源应上溯至唐以前的历史时期。到了明代,桐城歌开始编印成书,《明代杂曲集》里采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详细]

王圩灯会

  • 王圩灯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圩灯会是桐城市双港镇颇有影响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元末明初,原居江西省万载县瓦西坝的王氏宗祖迁居桐城双港镇青城村王圩组,带来了祖传的龙架和龙灯艺术。以后代代相传,并由原来的独姓独舞发展到现在九个村民组、十余姓、二百三十户人家近千人家参加。王圩会逢闰年正月...[详细]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安庆市桐城市)

  •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是隶属于“景泰蓝”系列的以铜质铸胎为体,经过掐丝、点琅、磨琅、鎏金等工序,最终形成一件器型高雅、纹饰精美、色泽诱人的高档艺术陈饰品的传统手工技艺。这个盛行于我国明代早期的铸胎掐丝珐琅技艺,后因选用纯铜锻制的薄胎,以及釉料的不同、烧制火候的掌握等工艺难度难以突破而失传。在现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