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沙家浜水乡婚俗

  • 沙家浜镇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河流成网,南临阳澄湖,北靠昆承湖,境内有十大低洼圩田,水面占全镇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旧时陆路交通闭塞,水上交通十分发达。自古以来在沙家浜便留传有“36个浜”,如湖家浜、晏家浜、徐家浜等,和“72个滃”,如潘家滃、谢家滃、倪家滃等,还有“泾”,如周泾、新泾、张泾、蛇泾...[详细]

常熟尚湖锅浴风俗

  • 锅浴,一种江南农家沐浴风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盛行于常熟低乡一带。锅浴的形状如单眼灶头,砖砌,四方,高不及三尺,筑于偏房下屋(如柴间、磨房等)之屋角。灶口一面砌起一堵砖墙,使“浴缸”隐于三面墙构成的凹宕内。浴缸即四尺以上对径的生铁锅,不配锅盖,只备一个一尺左右对径的木块。木块用整块木料制成,圆形,...[详细]

梅李灯会

  • 梅李灯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其内容是充满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其形式往往是直截了当,充满地方人文色彩,能直接感受到来自民间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 梅李灯会,俗称“调龙灯”,盛名久远。最初是在元宵节前后,孩童牵兔子灯、举彩灯嬉戏于街头。后为成人代替,愈调愈盛,三月...[详细]

七峰碧螺春制作技艺

  • 海虞茶叶有限公司位于海虞镇境内的七峰山中部,这里七座山丘连缀成串,山势平缓、土质肥沃;山上修竹茂林,植被丰茂。七峰北濒长江,长年受长江水气、雾气润泽,年平均温度在16℃以上,更兼雨量充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据《常昭合志》记载,明清之际,福山大慈教寺政治鼎盛时期,“有免粮田1...[详细]

尚湖竹编

  • 竹编工艺是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黄姑竹、刚竹、山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 竹编有“扁竹”和“圆竹”之分。“扁竹”是把用竹篾、竹片等扁行竹材制作器具。“圆竹”是把指用圆形竹制...[详细]

徐市羊肉制作技艺

  • 徐市羊肉始盛于清代道光年间,以本地产山羊、湖羊为原料,其烹调方法独特,技艺祖代相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是苏、锡、沪一带著名的土特产。 徐市人吃羊肉的历史比较悠久,据明代《里睦小志》论述,徐市地区就有一些农民从事杀羊、烧羊和卖羊肉。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冬天天气阴冷潮湿,雨雪较多,湿气重,...[详细]

杨园爊制熟食技艺

  • 相传明末清初,杨园地区有一猎户,捕得甚多野味,取其一,煨之烧熟,奇香四溢,实为极品美食之上品。后常取其所捕野味而烹之.清代童岳荐于《调鼎集》中有云:“家禽取其肥,野禽取其香”。《调鼎集》为清代手抄食谱,厨艺秘籍孤本。久而久之,杨园野味因此而得名。 杨园爊制熟食可谓山珍,在洞港泾、杨树园有百年以...[详细]

支塘篮制作技艺

  • 支塘篮,是以地名命名的一种特定竹篮。它以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经济环保而闻名于世。 支塘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期。花兴司、花荣叔侄在支塘南街陈家开设篾作场,持续30多年,闻名四乡。抗战前,里人杨友卿独资开设了竹行,为本地竹匠、农户提供毛竹、山竹、篾竹等原材料。1951年4月成立的支塘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