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白桃

  • 烧白桃  青鱼头一斩两片,围绕眼部及下巴修圆,白桃加调料烧至汤汁浓稠发亮。色泽酱红,鲜滑嫩糯,腴而不肥,有骨无刺,骨不鲠喉,咸中微甜,骨亦有味。 【原料】: 青鱼眼膛12只、葱段6.5克、姜米6.5克、白糖20克、糖色少许、黄酒45克、酱油50克、醋少许、味精少许、菱粉25克。...[详细]

素菜包子

  • 素菜包子是豫园附近“春风松月楼”的特色点心。其特点是包子表面洁白,馅心绿中生翠,采用青菜,面筋,香菇,冬笋,香豆腐干等原料,配以香油,糖等调味,故一开竹笼,满室生香,其色,形,味三者俱佳。...[详细]

茅台鸡

  • 茅台鸡 整鸡入油炸黄,入砂锅加汤调料,文火炖烂出骨斩块,然后连同虾丸蘑菇苔菜等塑成正在孵卵的整鸡状,以原汤汁加茅台酒加热收浓,浇于鸡上成菜。色泽金黄,鲜香肥嫩。 ...[详细]

茶叶蛋

  • 茶叶蛋是将鸡蛋放在茴香、茶叶、桂皮、盐等卤煮而成。但要使茶叶蛋烧得香,鸡蛋一定要新鲜,煨制时间要长。还必须要选择耐泡、味浓、中等以上的茶叶。茶叶蛋是上海人喜爱的一种经济实惠的食品。...[详细]

锦江烤鸭

  • 锦江烤鸭  填鸭烘烤制成。鸭体丰满,色泽金黄,澄亮明亮,可皮肉分食,鸭皮细薄入口即化,奇香扑鼻,虽说冷犹脆,趁热蘸甜酱加京葱用薄饼夹裹而食。肉质鲜嫩,口味清淡,肥而不腻。...[详细]

青鱼秃肺

  • 青鱼秃肺 青鱼肝,青蒜丝,葱段,姜末,绍酒,酱油,白糖,味精,米醋,水淀粉,芝麻油,熟猪油。 【制作过程】 将鱼肝旁的两条黑线撕去洗净,沥干水,改切成大块;将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倒出,再下熟猪油,烧到五成热时,下入葱段爆出香味,即下鱼肝,随将锅晃转二次,把鱼肝摊在锅底煎二秒钟...[详细]

八宝辣酱

  •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的。“炒辣酱”是个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饭摊上供应,由于色深味浓,很适宜下饭。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馆厨师们参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在炒好的辣酱上浇上一个虾仁“帽子”,又对炒辣酱的原料进行了调整充实,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详细]

开洋葱油拌面

  • 开洋葱油面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开洋葱油面制法很讲究,它首先将葱白切成寸段,放温油锅中炸制(用这种方法熬制好的葱油色泽深红带黄、葱香浓郁、闻之即可增食欲)。然后将葱油配上已经用素油炒、酒糖浸过的开洋,即成开洋葱油。将面条煮熟,沥去汤汁,拌上开洋葱油,即成开洋葱油面。这种面条观之色泽鲜艳,食之润滑爽...[详细]

猪肉烧卖

  •  【原料】 面粉500克,熟猪肉500克,猪肉末150克,猪油50克,冬笋50克,冬菇25克,酱油25克,白糖60克,味精、黄酒、葱姜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取面粉,用开水烫,揉匀揉透,搓成条,摘成坯,擀皮待用。猪肉蒸熟,配料均切成细丁。 2、锅内放油,烧热,葱...[详细]

生煎馒头

  •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报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详细]

红烧烧麸

  •  著名的上海素菜。烤麸是用面粉加调料发酵后,上笼蒸熟成面筋。一般面筋不易入味,上海著名素菜馆“功德林”创造特种面筋,烧菜质味俱佳,深受欢迎,至今盛名不衰。原料:烧麸500克,笋200克,香菇100克,豆干250克,金针25克,木耳30克,姜、香油各2克,八角3克,酱油85克,酒15克,糖5克,胡...[详细]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是中国书画墨锭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曹素功的墨锭制作技艺,发展历史绵长,继承脉缘清晰,创新鲜明独到。从中国乃至世界(主要是日本、韩国及东亚地区)制墨行业的范围比较,在历史、区域、工艺、产品、造型等方面都具有唯一性的特征,...[详细]

功德林

  • 创始于1922年的功德林是一家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著名老字号品牌企业,享有素食鼻祖之称。八十多年来功德林无论在企业的规模、经营的品种、菜肴的特色、素食的花色及营销与服务都在不断地开拓创新。 现在功德林旗舰店餐厅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功德林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详细]

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

  • 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 功德林素食起源与寺庙,后发展到社会。功德林是上海第一家社会素菜馆。主要特点是用料精细、制作考究、手工艺术、品种繁多、素菜荤烧、形态逼真、色象味象、以假乱真。 手工操作主要关键有以下五点: 一、挑选上好的原料...[详细]

海派木偶戏

  • 海派木偶戏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的起源与发展 (一)木偶戏的起源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木偶的起源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如汉代陶俑、秦始皇兵马俑等)。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考古发现,使我们看到了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详细]

海派玉雕

  • 海派玉雕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的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的精品,和“北派”、“洋派”“南派”一起成为中国玉雕四大流派。它融汇了中国传统的玉雕制作技艺精华,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至今数代人的传承,其中三脚香炉、天鸡对瓶、端炉、羊尊等器皿的制作技艺,是见...[详细]

滑稽戏

  • 滑稽戏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滑稽戏是上海一带的汉族戏剧剧种之一,起源于苏州,现主要流行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多以上海话作为表现语言,同时大量模仿吴语太湖片方言,偶尔也有对北方话,粤语等其他方言的模仿。表演形式上类似于北方的相声和小品。 滑稽戏是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详细]

老凤祥

  • 创业于1848年的老凤祥已走过了160个春秋,是中国首饰业的世纪品牌。 老凤祥银楼是国内唯一的由一个半世纪前相传至今的百年老店。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正是由创始于1848年的老凤祥银楼发展沿革而来,其商标“老凤祥”的创意,也源于老凤祥银楼的字号。 老凤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拥有老凤...[详细]

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

  • 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 老凤祥金银细工(俗称摆件)制作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金属手工技艺,它是以金银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供室内陈设欣赏或兼具实用功能的传统金属手工艺品。 创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的老凤祥,是“中华老字号”...[详细]

练功十八法

  • 练功十八法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练功十八法”是一种将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医疗保健操,诞生于近现代武术氛围十分浓厚的上海,-初创至今已近一个世纪。 该练功方法承袭有二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导引术“导令气和,引令体柔”的理念,由武术名家、著名中医王子平结合其多年习武经验与伤科疗法创于2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