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

  • 七星鱼学名叫月鳢,俗称七星鱼、称星鱼、花星鱼、山斑鱼、点秤鱼、中公鱼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属硬骨鱼钢、鲈形目、属鳢科、据不完全统计该科鱼大约有30多种,我国鳢有8种。月鳢是鳢科鱼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能养血滋阴益...[详细]

坛肉

  • 坛肉制作特点是:选料讲究,注意刀工,掌握火候,保证质量。选料时,首选五花三层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见方的肉块,均匀整齐。先炒糖色,然后急火爆炒肉块呈金黄透亮的颜色,再放面酱,姜片,葱段,蒜瓣,盐,大料,腐乳,老抽等调料。炖肉用急火烧开,改成小火,再用文火。 三种火作用各异,急火可使各种调料味渗入肉...[详细]

枣核毛笔

  • 产地:中国黑龙江呼兰 工艺:枣核笔的用料十分考究,要求毛密短粗,锋颖锐利,而且富有弹性,耐腐蚀。这些特殊要求,唯有黄鼬的上等尾毛才具备。但是枣核毛笔的笔头除采用黄鼬尾毛以外,还要佐以兔须、松鼠毛和湖北的香狸尾毛等。在做工上,也十分细致,每根毛都要精心挑选,并经过梳、结、压、择等近百道工序才...[详细]

石头饼

  • 石子饼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详细]

金丝卷

  • 制作方法: 1. 将面肥用水泡开,加1.5千克面粉和成面团,静置发酵。 2. 将3.5千克面粉加鸡蛋液(可加少许盐和水),和成鸡蛋面团,擀成大薄片折叠起来,切成细面条,刷上香油 3. 酵面发起后,对碱揉匀,搓成长条,按需要量揪成面剂,将面剂按扁。擀成中间稍厚的长方形片,把切好的面条顺长方放...[详细]

呼兰大葱

  • 呼兰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呼兰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呼兰大葱生产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1958年后,一直种鸡腿葱,垧产2-3万公斤,1974年后,引进海洋葱,经本地改造、选种,成为高产品种。特点是白高叶嫩,粗茎味纯,垧产高达7-10万公斤,因独特的黑粘土赋予了它“辣味浓,葱杆粗、...[详细]

呼兰韭菜

  • 呼兰韭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处东经126°11′-127°19′,北纬45°49′-46°25′,辖境南濒松花江,东临肇东、兰西、北接绥化市,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呼兰韭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呼兰区内康金镇、许堡乡、孟家乡、长岭镇...[详细]

大列巴面包

  • 秋林大列巴是一种原由哈尔滨秋林百货公司经营的俄罗斯大面包,俗名“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面包几乎比现在家庭用的蒸锅还大。由于在中国只有哈尔滨有正宗的烘烤俄罗斯面包的传统面点师和设施,成为当地的特色食品。俄罗斯的农村每个村庄一般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这个面包炉定期烤一批面包,平时只在...[详细]

麦秸工艺

  • 麦秸工艺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麦秸工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性传承人:马文侠 麦秸工艺因其制作材料为麦杆而得名,又称麦杆工艺。它起源于古代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始于隋唐时期的宫廷工艺,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选...[详细]

匏器制作技艺

  • 匏器制作技艺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匏器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市庆成火匏产品有限公司 匏器,俗称葫芦器,又称女真器或龙江大匏,是将天然葫芦在种植过程中以模具控制其生长成型的技法,是天然加人工技艺而形成的天人合一之作。匏器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