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

  • 汾酒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酒厂。 相传杏花村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纯正、醇厚绵软、甜润净洁的特...[详细]

汾州核桃

  • 汾州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 “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山西省汾州市于1997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光荣授予了...[详细]

汾甘草

  • 汾甘草:驰名中外。 见喜乡:汾甘草。...[详细]

汾阳长山药

竹叶青酒

  • 竹叶青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竹叶青酒和名盛千年的汾酒,同产于汾阳杏花村汾酒厂,在第二、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名酒之一。该酒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有汾酒和药材浸液形成的独特香气,芳香醇厚,人口甜绵微苦,温和,无刺激感,余味无穷。 竹叶青酒远在古代就享有盛誉。当时是以...[详细]

汾阳石头饼

  • 汾阳石头饼 汾阳石头饼是中国最古老的铁板烧食品。又称石予馍,唐代称石傲饼。特别:经久耐储,携带方便,口感酥脆咸香。 汾阳石头饼历史渊源 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详细]

汾阳酿酒高粱

  • 汾阳酿酒高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汾阳市种植高粱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地方志中就有关于高粱的记载。因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性,高粱是千百年来养育汾州父老的主要食粮之一,历史上最大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详细]

豆角焖面

  • 豆角焖面 主料:锅里的豆角焖面豆角750克,红面条700克(约干面500克)。 辅料:食油100克,酱油40克,精盐10克,葱、蒜、花椒、香油、香菜、醋各少许。 制法: 1、将豆角择角去筋,洗净后用手折成2厘米长的段。葱切成葱花,蒜捣成蒜泥,香菜切成末。  2、瓢上...[详细]

麻酱凉皮

  • 麻酱凉皮 一种典型的清真吃法。其做法较简单,把面粉调成糊状,盛入特制的金属凉皮箩里,摇支凉皮萝使面精平平地铺在箩底,然后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吃时,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宽的条,一般加辅料为黄瓜丝,调入盐、醋、酱、芝麻酱、辣椒油等即可。...[详细]

杏花村酒

  • 杏花村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杏花村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故得名。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省会太原市区90公里。 山西省杏花村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详细]

汾州香小米

  • 汾州香小米产于中国小米之乡山西省汾阳市坡头一带。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常年有桃花洞泉水灌溉,非常适宜谷子的生长。加之选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良品种晋谷21号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汾州香小米曾荣获首届全国赛米会优质米奖。米粒大小均匀适中...[详细]

冀村长山药

  • 冀村长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在我们冀村仁岩一带,脑袋是不能随便让人摸和拍的,即使是无意的,也要引起当事人的警示:“头脑,头脑,一碰就恼!”据说,这与那明末清初的名人傅山先生有关哩! 仁岩人曹良直,字古遗,丁丑年(1637)进士,曾任尉氏县知县,历官灵寿、雄县,擢兵科给事中,曾因制军...[详细]

汾阳地秧歌

  • 汾阳地秧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汾阳,为山西千年古邑,乃三晋文化名乡。汾阳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融地带,素有“1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民尚...[详细]

德义园府酱制作技艺

  • 德义园府酱制作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阳德义园酱园创立于明末,全称“万记德义园”,是传统老字号店铺。昔日的汾州府人称“三晋旱码头”,各地客商尤其是晋陕之间从事皮毛、粮食交易的商人常年往返于此。德义园府酱因酱香独特、经济实惠、便于携带,而成为广大民众餐饮之必备佳品。当时,“府酱”除...[详细]

汾孝秧歌

  • 汾孝秧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孝秧歌也称“圪圈圈”秧歌,流传于山西汾阳、孝义一带,最初以民间歌舞形式撂地演出,故又称“地秧歌”,后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文场地秧歌”吸收了各类民间故事情节,又加入人物扮演,逐渐向戏曲表演形式过渡,形...[详细]

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

  • 汾阳王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其酿造工艺是从唐代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的王府家酒传承、演变而来的。郭氏后裔中从事酿造者历代均有传人,据艾子村老人回忆,民国时期虽受战乱影响,但每逢年节,仍有村首、社首组织村人酿造郭府家酒。 汾阳王酒是以汾阳优质高梁为原料,将大麦、豌豆与神泉水等物质在一定温...[详细]

汾阳围铙

  • 汾阳围铙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阳围铙旧称虢虞围铙(古汾阳乃虢虞二国被灭之后迁徙- 之所),因表演时以大鼓为中心,持铙者环鼓排立演奏而得名,流传于汾阳市西南虢城、虞城、阳城、田屯、靳屯、文侯、董和村等地,主要集中于春节闹社火(一般到二月初二后结束)以及祈雨、祭冷雨(冰雹)、酬神等民俗...[详细]

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

  • 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历史上是一个商贾云集的重镇。优越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催生了汾州传统宴席制作技艺,并且代代相传至今。 汾州传统宴席集历代汾阳传统菜肴精华,共分“四盘八碗席”、“八盘八碗席”(二八八席)、“八盘八...[详细]

汾州民间传说

  • 汾州民间传说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汾州民间文学,系指分布在汾阳市境内,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划入文水县境内的若干村落中,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散文体的传说、故事、笑话;韵文体的汾阳文场秧歌(包括过街板)、莲花落、顺口溜、三弦书、小曲、小调、叙事诗等。 汾阳市境西高东低,...[详细]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酒也称“老白汾酒”,汉族传统名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汾酒”。汾酒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酿造汾酒选用的原料是晋中平川的“一把抓高粱”、发酵剂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