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甜玉米

  • 曲周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研究会命名为“中国甜玉米之乡”。曲周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建成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主要开发生产甜玉米系列产品。该项目总投资2405万元,年生产能力2万吨,产值7800万元,利税700万元。甜玉米系列食品已开发的有甜玉米粒罐头、真空软包装玉米棒和真空软包...[详细]

曲周红枣

  • 南里岳乡:红枣、辣椒、枸杞。...[详细]

曲周曲面

  • 产于河北曲周。 取绿豆、黄豆、冬小麦3种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细粉,合置盆中,拌入鸡蛋清与芝麻香油。调和成面块;揉和约半小时以上,使之成为软、柔、韧兼备的熟面,再用纯绿豆粉做铺面,用面杖擀压成薄片,以快刀切为粗细一致的细条,最后按规格断拢成把,成为成品。条细如丝,色泽淡黄,煮熟后具有果子露...[详细]

丸子煎饼

  • 丸子煎饼 配料: 牛肉400g﹐豆腐100g﹐鸡蛋2个﹐面1粉/4杯﹐盐3小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用于煎煎饼的油3大勺搅拌好牛肉﹐将豆腐除水份后压碎。混合搅拌好的肉和豆腐加佐料拌匀﹐并做成4cm大小的圆形后蘸一层白面和鸡蛋﹐用油煎出来。 配以醋酱油。...[详细]

曲周小米

  • 曲周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曲周小米生产于邯郸市曲周县的,用优质谷子加工而成的一种小米,品质极佳。 (1)外在感官特征:米粒饱满,色泽金黄,表面有光泽,手感光滑沉实,米粒不开不裂有糯性。 (2)内在品质指标:曲周小米中富含碳酸氢钠和多种矿物质,煮熟的小米饭口感肉头饭味足,...[详细]

曲周粉条

  • 粉条是曲周县南马店村特有的食品,粉条又称粉丝,是由红薯、马铃薯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成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口感爽滑有韧性。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详细]

曲周花车

  • 曲周花车,原名“拉花车”,为汉族民间舞蹈,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民国初期曾一度鼎盛。现主要分布在安寨镇安寨,南马店等村,每逢春节、元宵节到县城参加文化活动,深受人们喜爱。曲周花车以冀南“地扭子步”为基调,同时吸收了戏曲中的部分技巧,其特点是细腻活泼,比较典型的舞法有扑蝴蝶、抖肩、抖膀子、晃腰、下...[详细]

曲周煎饼

  • 曲周煎饼是曲周县有名的特色小吃,分布区域为曲周镇北甫村。该村东邻滏阳河,西邻光明街,北邻北环路,商业街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关于煎饼的起源,传说最初是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困在沂河和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详细]

曲周煎饼汤

  • 提到曲周的著名餐点,就不得不说曲周的煎饼汤。曲周煎饼汤为全国独有,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煎饼汤的煎饼用绿豆面调糊而成,薄如蝉翼,和汤而食;其汤以独特的老汤秘方加以胡椒粉等调料调制,集香辣于一体,与薄脆煎饼相配甚是美味,再与油条、糖糕、糖盖果子搭档,是曲周当地人早点的首...[详细]

曲周龙灯

  • 曲周龙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周龙灯”是曲周县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分布区域为曲周县曲周镇。曲周镇位于曲周县中部,是县政府驻地。 曲周龙灯起源 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据传,宋朝时期的曲周县十年九涝,庄稼无所收成,农民贫困交加,民间有敬奉龙王保平安的传说。为了求龙王保佑...[详细]

曲周饸饹面

  • 饸饹(读音héle),也叫河漏,是将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豆面有时候需要加入面丹来调节面的软硬度和口感。适合应用于那些没有小麦面粘性大,不能按普...[详细]

曲周四股弦

  • 曲周四股弦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五腔调,是河北省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曲周县四股弦主要分布在白寨乡司寨村。 曲周四股弦剧目有汉朝戏、三国戏、唐朝戏、宋朝戏、明朝戏等,主要剧目有《三升官》《西岐洲》《宋江杀楼》《打金枝》、《贺后骂殿》等20多个。板式有慢板、快板、二...[详细]

曲周杂面

  •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特产。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以...[详细]

曲周柳子腔

  • 曲周柳子腔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周柳子腔是曲周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为侯村镇堤上村独有,这里是明朝万历年间户部尚书陈玉陛的故里。 曲周柳子腔属弦索腔系,属柳腔的一个派别,伴奏所用的主要乐器高音四胡和中音四胡,伴奏时所形成的旋律一高一低,奏出之声象五、六月大雨之后出洞的青蛙(土...[详细]

曲周皮影戏

  • 曲周皮影戏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周皮影戏是曲周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主要分布在安寨镇北赵林村周围。曲周皮影清末传入,民国初期一度鼎盛名声大振,倍受群众青睐,应邀演出不断,演出剧目多达三十种。二十世纪末,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逐步冷落濒危。 曲...[详细]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

  •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系曲周县安寨镇南阳庄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南方艺人路过南阳庄村时身染重病,好心的南阳庄人将其收留,并集资为他治好了病。为报答救命之恩,此人便将...[详细]

玉堂春传说

  • 玉堂春传说讲述的是明朝正德年间,曲周县一宦家子弟王景隆与一名叫苏三号玉堂春的青楼女子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玉堂春传说故事主要分布于曲周县曲周镇东街村,该村处于县城中心位置,东邻光明街,北邻凤城路,南邻振兴路,文昌街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此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杜云岚是一位文化工作者,...[详细]

曲周大糖

  • 大糖俗称芝麻糖,是曲周县有名的特色小吃。2014年,曲周大糖制作技艺入选邯郸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大糖是由黍子米、小麦、谷子糠、芝麻等原料,经过生麦芽、制麦芽浆、蒸米、装缸、发酵、淋糖、熬糖、拔糖、拽糖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生产地主要是在安寨镇赵固村。 曲周大糖制作技艺距今...[详细]

曲周粉皮

  • 绿豆粉皮是用绿豆淀粉制做而成的传统美食。“南油村”传统手工绿豆粉皮,历来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养生美食。传统技法生产,手工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浓缩绿豆之精华,不但有很好的养生效果,更是食之筋道爽口,回味无穷。“一桌酒菜都有剩,只有粉皮吃个净”就是对绿豆粉皮的真实写照。 纯绿豆淀粉手工制作,粉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