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酸枣

  • 形状比一般枣小而圆,外皮呈紫红色,光滑而无皱纹,味道酸,可生吃,又能药用。枣仁具有强心、养肝和安神健脑等多种功能。...[详细]

贴饽饽熬小鱼

  • 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不是分开做,而叫“一锅熟”,就是贴饽饽和熬小鱼同时在一锅里做熟上桌其味道与山珍海味媲美。制做贴饽饽熬小鱼,鱼要选择个头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鳞小鲫鱼,肉嫩刺软棒子面是当年的新鲜粮食。农家用的大锅烧热后,锅底熬鱼,锅帮四周转着贴满饽饽。柴禾不能烧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温火把...[详细]

津味油条

  • 油条本是再普通不过的民间小吃了。赵大师说这儿的津味油条一定要尝尝。油条不仅做得小巧精致,而且妙处在油条的肚子里,新鲜的墨鱼打成胶藏在油条肚子里,撒上芝麻一炸,外焦里嫩,咸鲜适口。 ...[详细]

清炸鸡卷

  • 原料:鸡脯肉250克、火腿条100克 制作过程: 1、将鸡脯肉切成片,放精盐、料酒、姜汁、酱油拌至入味。 2、卷入火腿条,蘸全蛋糊后下入5成热油锅中炸熟捞出装盘,撒上花椒盐即成。 ...[详细]

荸荠扁洋葱

  • 天津特产—荸荠扁洋葱,是天津农家优良品种,是天津的著名特产。管状叶长40厘米,成株的功能叶有9~10枚,绿色,蜡粉多。鳞茎扁圆形,纵径4.5厘米,横径7厘米,单球重100克以上。鳞茎外皮土黄色,肉质鳞片淡黄色,水分少,辣味重,耐贮藏,品质好。产量略低于大水桃。 特产文化:有关...[详细]

北塘豆腐脑

  •  北塘豆腐脑儿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特点是用海鲜制卤,随着季节的变迁,鱼、虾、蟹等海货上市的不同,卤里的海味也因时各异。这种海味豆腐脑儿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详细]

天津烧饼

  •  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在天津这类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罗丝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1976年天津唐山大地震,天津饮食业经营的烤烙面食发挥了抗震救灾积极作用,尤其是烤...[详细]

高丽银鱼

  •  高丽银鱼,又名“炸银鱼”,是天津地区的传统名菜。天津银鱼是渤海的特产之一,其体积大于太湖银鱼,色白如玉,肉嫩味鲜,四季不绝。《津门竹枝词》中对它曾有赞美:“银鱼绍酒纳于觞,味似黄瓜作汤,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海强。”明朝宫廷曾在天津设“高丽银鱼”最为著名。经油炸后的银鱼,食之清香可口,比氽...[详细]

鲜果馅汤元

  •  鲜果馅汤元,天津风味小吃。特点是清香爽口、粉糯软滑、果味浓厚、别具风味。以小白楼地区的白楼小吃店与江南春餐馆的最有名。...[详细]

徐堡大枣

  • 徐堡大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徐堡村以枣树种植为主导产业,枣树种植面积达15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7867元。2003年该村成立了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保留传统枣树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金丝小枣、赞皇大枣、梨枣、冬枣等十几个品种,并通过自主研发,培育出可提前一个多月上市的人参枣、灵芝...[详细]

岔房子山药

  • 岔房子山药--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岔房子村农产品保鲜合作社在发展家庭保鲜库、试种山药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又按绿色食品种植要求,流转了500亩土壤肥沃、土质优良、无工矿污染的土地,推广种植了九金黄等优秀品种山药。山药种植过程中,该合作社采取“统一选购籽种、统一平整土地、统一打沟下...[详细]

天津龙须面

  •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是从山东抻面演变出来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吃春饼的日子里,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边品尝,边赞赏,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由于抻面的姿式,如...[详细]

虫八蜡庙小车会

  • 北仓“虫八(ba)蜡(cha)庙小车会”建于清光绪年间,有100多年历史,除“文革”期间中断外,每逢春节、元宵节均为本地区村民演出。小车会主要表演《施公案》中黄天霸带领三班衙役化妆成戏班,在庙会上捉拿费德功的情节。主要演员扮相是诸彪(推车老汉)、诸香兰(拉车姑娘)、朱光祖(打莲花落穿青衣留小胡子者)...[详细]

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会

  • 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园祥音法鼓会是天津市的传统音乐。建于清道光年间,参加清末历届民间盛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法鼓会,前面是仪仗队,由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由引锣指挥,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的起居用品的编队,包括两面大门旗,高照、软...[详细]

北仓少练老会

  • 北仓少练老会创建于明末清初,是北辰区首个民间群众习武组织。创始人是北仓村武林高手孙东来。孙东来出身贫苦,12岁父母双亡,成为孤儿,生活所迫上船做苦工。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特别是北运河漕运相当发达,南来北往船只穿梭于此,北仓原名叫尹儿湾,是这一带最大的漕运码头,南粮北调进京都经过尹儿湾,后因朝廷在此...[详细]

北仓随驾狮子

  • 北仓随驾狮子建于清乾隆32年(1767年),是北辰区久负盛名的一道传统花会,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历经10代传承至今。 北仓随驾狮子老会前身为“大鼓会”(始建于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表演者头戴战盔,身穿铠甲,肩负大鼓载歌载舞。明末,尹儿湾(北仓村前村名)建立娘娘庙。到了清乾隆32年(17...[详细]

韩家墅上善道乐

  • 上善道乐是一门古老的道教音乐,俗称“老道经”。清同治年间,西方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入 ,导致国人吸食成风,白银外流,国力日衰,民不聊生,偷、抢、, 、淫相继大量滋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家墅村志士忧国忧民,每日苦思扶国救民之策。故请来静海县独流镇北会的华主持 向本地青年人传授上善道乐的演奏方法与...[详细]

霍家嘴平音法鼓

  • 霍家嘴平音法鼓始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原为庙中“娘娘出巡”随驾进香礼仪的半副銮驾。 霍家嘴平音法鼓由仪仗队和乐队组成,表演形式分设摆(固定表演)和行会(行进表演)。设摆时看演奏者的表演。行会时主要看茶炊子的表演。平音法鼓属半文半武的法鼓,设摆造型深受五方观念的影响,以大鼓鼓箱...[详细]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

  •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清光绪23年(1885年),自回民闫富生创立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受战乱、解放后公私合营及文革等影响,闫记酱制品几经销声匿迹,但其制作技艺并未因此受到损失而是在闫氏家族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天穆村是回民聚集区,已有600年历史,祖辈保留着...[详细]

刘园祥音法鼓

  • 刘园祥音法鼓会是乐舞结合的民间花会,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会员多为当地居民。清代,天津法鼓因妈祖娘娘祭祀而盛行,每逢“皇会”,民间的法鼓会、乐会、鹤龄会、重阁会、中幡会、高跷会等,沿街表演各种技艺,呈现一番盛况。祥音法鼓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法鼓会,前面是仪仗队,由前彩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