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格

  • 飞机格:这是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男孩子中的一种户外游戏,参与人员2~5人。于地面画上格子,游戏便于格子中间进行。 飞机格的画法简单:纵向三格,上横向两格,两格上一格,上再横向两格,共八格。于顶上两格画半圆,名为“锅”,锅内于半圆弦中间处画一小半圆,为锅底。 游戏开始以出“手心、手背...[详细]

嘎拉哈

  • 嘎拉哈:抓(音:chuǎ,为东北方言,汉字中没有此专用字,意为“短距离迅速向前抓”或“短距离迅速向前咬”的动作)嘎拉哈是以嘎拉哈做为游戏的统称,是我国北方旧时每家必备的一种游戏。每当晚饭后,几家孩子聚于土炕上,一玩到深夜。嘎拉哈为骨制是狍子、鹿、猪、羊等后腿膝关节处的小骨。食用后,取出,清净后染上各...[详细]

旱地尜

  • 旱地尜:打旱地尜也称“打刻子”,是夏天的游戏,它与冰尜有本质上的不同。旱地尜为两厘米左右粗的小木条两头削尖制成的,还要有一把合手的木刀,形状与家里使用的菜刀类似。 玩时,要两人以上。事先定出最高成绩,先达到者为胜。找一宽敞地面,于地面上画一直径为一米左右圆圈。以出“手心、手背”或“石头、剪子、...[详细]

呼中偃松籽

  • 呼中偃松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呼中偃松籽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的特产。 “呼中偃松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被称为“千日果”和“果中仙品”,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香醇以及独有的食疗保健功能近年来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呼中区被称为“偃松之乡”,偃松资源达73352公顷,年平均...[详细]

马拉爬犁

  • 东北冬天的雪是很多的,黑龙江一般10月(公立)就开始下雪,5月偶尔还有下雪的时候。 在空旷的草原上和森林里,积雪有时有一米多厚,人在上面走不会陷进去,因为雪已经冻的异常坚硬,路上积雪也牢牢的粘在路面上,这时一种叫爬犁的交通工具就有大用处了,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拉动。所以跑起来肯定比马车要快。...[详细]

马爬犁

  • 马爬犁是北极村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它不仅用于倒套子(采伐树木),也同时用于冬季其他运输之用,也是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马爬犁在漠河几乎每家都有,它早已成为北极村人冬季生产生活时刻不离的运输工具。 爬犁制作比较复杂,主体部件由爬犁挺、爬犁底、爬犁脚、爬犁盖子、爬犁腰子、斜拉杆、横梁、拉杆...[详细]

漠河冬至节

  • 冬至节与夏至节一样,也是北极村所独有的节日,这一节日为每年农历冬至这一天。当地人也把冬至节称为“格桑布尔节”,格桑布尔是一个古老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据说,冬至节就是因他而设立的。 北极村的冬至是中国黑夜最为漫长的地方,从日出到日落,只有6到7个小时;如果加上因冰雾遮蔽阳光的作用,人们一天中真正能...[详细]

漠河鄂伦春族风俗

  • 鄂伦春是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深山密林中的一个少数民族,目前仅有几千人口,为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这是一个自古以狩猎为生的民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民族。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经常能看见鄂伦春人骑着猎马,挎着-,领着猎犬或从街头走过,或驰骋在山林间,...[详细]

漠河放灯节

  • 北极村的放灯节是每年的夏至这一天。这是一个年轻人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许多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于傍晚时分,都会携手来到黑龙江边的放灯台上,点燃自己亲手制作的江灯,许下自己的心愿,放飞他们对未采生活的美好企盼。一时间,千百只五彩缤纷、姿态各异的江灯随波飘荡、缓缓游动,亮着希望之光,与天上的星星相互映衬...[详细]

漠河民间捕鱼习俗

  • 在黑龙江边钓鱼的方式比较多,视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钓法。一般可分为垂钓、甩毛钩、下夜弦、下盘弦和下趟子钩等。垂钓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捕鱼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生活所需,同时也是人们休闲的一种良好选择。 漠河民间捕鱼习俗 对于不同的鱼种,垂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体现在鱼饵的使用上。...[详细]

漠河县鄂伦春狩猎习俗

  • 在漠河,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这主要是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因此,漠河的狩猎史要比农业史长久得多。这些最早的先民们没有先进的狩猎工具,棍棒与弓箭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工具。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常常采用“烧山引兽”“放火寻角”等野蛮方式进行狩猎。这种方式一度成为这些少数民族大量获取猎物...[详细]

漠河县夏至节

  • 夏至节是漠河北极村独有的一个节日。按照北极村人的习俗,每年夏至这一天,北极村的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 在夏至这一天,北极村是中国白昼最长的地方。太阳从落山至初升的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因大气和地面物对阳光的散射,夏至前后的几天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黑夜...[详细]

鄂伦春人狩猎文化

  • 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世代以狩猎为生,狩猎生活使鄂伦春人对野生动物了如指掌,日积月累,他们总结出一套实用而有效的狩猎方法。他们经常使用寻觅法、跟踪法、追捕法、堵截法和掏洞法等狩猎森林动物及河上捕鱼。他们的主要狩猎工具有滑雪板、桦皮船和- ,还有专捕灰鼠的“对子”,捕大动物的“郎库”,捉鹿的窖趟子,诱罕的...[详细]

鄂伦春族刺绣

  • 鄂伦春族刺绣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刺绣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兴安岭塔河县群众艺术馆 代表性传承人:关小云孟小华 鄂伦春刺绣是鄂伦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呼玛县。刺绣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各种颜色的花线直接在皮...[详细]

鄂伦春族剪纸

  • 鄂伦春族剪纸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剪纸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呼玛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葛瓦依尔妮安佳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人剪纸内容多以大自然花草树木、浪花、白云和动物形象及劳动工具为主,剪纸人触景生情,心中形成图案,直接剪裁而成,多用...[详细]

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

  • 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关扣尼 “吕日格仁”即鄂伦春族语“舞蹈”。黑龙江大兴安岭发掘并保护的鄂伦春族“吕日格仁”,大致可分为娱乐性、仪式性和宗教性三类,有“...[详细]

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

  • 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 代表性传承人:郭宝林(国)郭洪强 桦树皮船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世代相承的独特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东北桦木文化的重要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