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春

  • 老字号餐饮企业。始建于1890年。创业伊始选用名儒吴季衡的一副嵌头联“宴开桃李园中一觞一咏,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头两字起名为“宴春酒楼”。迄今已有119年历史。 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改制成立镇江宴春酒楼有限公司,现拥有宴春酒楼大市口店、宴春酒楼朱方路店、宴春酒楼东吴路店、宴春食品销售公司、...[详细]

洋北西瓜

  • 洋北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处运河之滨的洋北镇是宿迁知名的“西瓜之乡”,多年来,逐步成为江苏省规模较大的西瓜生产基地。这里是沙淤两合性土壤,昼夜温差大,加上先进的生产技术,长出的“黑美人”、“8424”、“金星”等西瓜品种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经济效益是常规瓜类的两倍以上、普通农...[详细]

泗阳膘鸡制作技艺

  • 泗阳膘鸡制作技艺为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泗阳膘鸡,又称“泗阳表鸡”。泗阳膘鸡的配料和制作方法极为讲究。先用瘦猪肉糊(回民用鸡肉)、鸡蛋黄、馒头屑(用以提喧)、淀粉、盐、葱、姜、胡椒粉、味精等材料放一起搅拌均匀,摊在蒸笼里的千张(百叶)上,约一寸厚,作为底层,然后再用绞碎的肥猪肉糊与去皮...[详细]

沭阳打莲湘

  • 沭阳打莲湘为沭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说沭阳的打莲湘舞蹈与秦汉时期一位名叫莲湘的少女有关。秦汉时期,沭阳有一位聪明活泼、勤劳美丽的农家少女名叫莲湘。有一次,她用竹子烧水做饭,当竹子在火中燃烧时发出清脆的噼噼啪啪声,且很有节奏,莲湘听着这个声音,便用手中本来用以拨火的一截竹竿敲击地面和身体...[详细]

沭阳根雕艺术

  • 根雕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沭阳根雕艺术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才施艺“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制作而成,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导出了他的唯一...[详细]

沭阳工鼓锣

  • 一、发展沿革 工鼓锣起源于沭阳,唱腔与道白全部都是沭阳方言,或是沭阳话夹上中州韵。工鼓锣数百年来,已分为四大门派,即东汪门、西汪门、郯门和方门。 约在明朝中叶,苏北至山东一代曲艺分张、沙、杨、韩、邵、李、高、南、柴、桂十大门派。工鼓锣属“李门”。一百多年以来,灌云、涟水、泗阳等地的淮...[详细]

洋河酒酿造技艺

  • 洋河酒酿造技艺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洋河酒酿造技艺始于唐代,发展于明、清,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是中国传统的老牌八大名酒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地处全球北纬33度黄金酿酒带,坐落在世界三大名酒湿地产区之一的洪泽湖大湿地上,江苏省宿迁市的宿城、宿豫、泗洪三县区交汇处,...[详细]

阳湖拳

  • 阳湖拳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湖拳,原名为“常州南拳”。《武进县志》载称:阳湖拳为宋代南侠常州人展昭(展雄飞)所创,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阳湖拳发祥于常州武进地区。自宋代起,历经展昭、姚言、唐荆川、白太官、陈坤书、蒋浩泉等常州籍武术大家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既具“南拳北腿”...[详细]

沭阳剪纸

  • 沭阳剪纸为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兴盛于明清时期。那时,剪纸已经与地方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起来,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了。剪纸的题材风格从明清时代保存至今,未有大的变化,形成了与北方剪纸、南方剪纸都不相同的独特风格,直到今天,在沭阳各地,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详细]

扬剧

  • 扬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地区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及南京、上海一带。它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1911年,苏北香火戏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详细]

沭阳烙画

  • 沭阳烙画为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便出现烙有竹梅的筷子,但烙画真正起源是在西汉,盛于东汉。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曾将烙画列为贡品。其后几经兴衰,曾一度失传,直到清代光绪三年,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转,逐渐形成以江苏、河北等地的几大派系,而在...[详细]

沭阳龙头节

  • 沭阳龙头节为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头节是沭阳民间习俗,形式有多种。主要有:一种是在这一天的早晨起床后,铁锨头上盛满青灰,家长站在打谷场上,两脚不动,身子转动,手握锨柄的柄尾画圆圈,直到画满打谷场面为止。这叫做“打粮囤子”,以求祈全年是个丰收年,收的粮食仓满围流,家家丰衣足食。第二种习...[详细]

杨桥庙会

  • 杨桥庙会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闻遐迩的杨桥老街始建于宋代,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清时,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建第,至今仍有500余间明清建筑、1000多米石岸保存完好。当年,一座“介宜阳之邑,通南北之衢”的南杨桥,桥上行人熙攘,桥下舟楫相连。繁荣的商贸业...[详细]

杨桥捻纸

  • 杨桥捻纸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桥捻纸艺术的生成、发展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捻军。 据史料记载表明,捻军的前身为捻子、捻党。捻党、捻子最早起源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捻”是皖北方言,通指“一束”为“一捻子”。加入捻子的人大多为贫苦百姓,而且捻子成员多为同一个宗族﹑祖亲﹑乡里,久...[详细]

跳五猖

  • 跳五猖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溧阳社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与安徽省的郎溪、广德及本省的高淳接壤。古时,属“三不管”地区。受战乱、饥荒、水患等多重因素所迫,北方一批批灾民、难民常常举家流离迁徙而来,久而久之,这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形成了多种民俗文化的大融汇。据考证,大田村的跳五猖...[详细]

泗阳十大碗

  • 泗阳十大碗在民间已经流传几百年了,过去泗阳十大碗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在泗阳人办喜事的时候才能一饱口福。比如喜结良缘、喜添贵子、千金酒、满月酒、立新屋酒,还有老人们的拜寿酒等。在以前,由于经济水平低,泗阳人餐桌上是看不到盘子的,桌子上放的全部是大口碗,而且桌上放的都是十碗菜。久而久之,泗阳人就...[详细]

沭阳秧歌舞

  • 秧歌舞是民间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大约300多年历史,是群众性自娱自乐舞蹈,通俗易学,热烈活泼,极其体现民本特色和代表性,过去也称扭秧歌。据说,古时候人们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聚会活动,边唱边跳,祭祀农神,以祈求年成丰收。清朝中期,秧歌舞在沭阳渐渐兴起,解放前后比较盛行,人们常以集体扭秧歌的形式庆贺解放...[详细]

杨园爊制熟食技艺

  • 相传明末清初,杨园地区有一猎户,捕得甚多野味,取其一,煨之烧熟,奇香四溢,实为极品美食之上品。后常取其所捕野味而烹之.清代童岳荐于《调鼎集》中有云:“家禽取其肥,野禽取其香”。《调鼎集》为清代手抄食谱,厨艺秘籍孤本。久而久之,杨园野味因此而得名。 杨园爊制熟食可谓山珍,在洞港泾、杨树园有百年以...[详细]

扬州弹词

  • 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系统曲种。原名弦词。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北里下河一带。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属于姊妹艺术,弹词形成较晚,约始于明末清初。 扬州弹词原名扬州弦词,是用扬州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里下河一带。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同出一流,弹词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一...[详细]

扬州鹅

  • 培育、产地与分布:由扬州大学、扬州市农林局以太湖鹅为母本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5月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品种特性;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早期生长快,肉质优,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饲料转化率高,肉质细嫩。据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报告,在舍饲条件...[详细]